简介:田子坊是片老街区,但你在上海的街头问问,十有七八的“阿拉们”并不知道田子坊在哪儿,但一说泰康路却无人不晓,泰康路才是田子坊的老名。这条卢湾区打浦桥地区长420米的小街,原名叫志成坊,始建于1920年,当时的知名画家汪亚尘携夫人荣君立入驻此街隐云楼,创办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和艺术家协会组织,这也是此街最早与艺术结缘的例证。
简介:<正>1988年5月23日,我们前来北京大学中关园宿舍访问田余庆教授。我们先向田先生说明来意,《史学史研究》杂志要加强对访问当代学者的报导,因为这是一项属于研究当代史学的工作,希望田先生就当前史学界关心的问题及自己的治学道路发表看法。
简介: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为了证明一班兄弟的烈士英名于晚年到处奔波,现实生活中,同样有一位抗战老人,在固镇县任桥镇清凉村为2400多名烈士吹响了一支“集结号”,于偏僻的乡村,用执着的信念建起了一座抗战烈士陵园,并几十年如一日陪伴着烽火岁月中牺牲的战友。他就是欧兴田。
简介:耐人寻味的婆媳联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副通俗易懂,耐人寻味的家庭劝世对联:女常可爱,媳常可憎,劝天下婆母,应拿三分爱女之心以爱媳;妻每为顺,亲每为逆,愿世人之子,能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简介:九曜石,是唐末刘龚王朝在药洲仙湖建南宫御苑的历史遗迹。一千多年来,在湖岸周边的文物建筑和水中九曜石还留下富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石刻和碑刻,计有一百多题,共约二万五千余字。有诗有文,内涵丰富。如米芾、苏东坡、周敦颐、阮元和翁方纲等众多学者、名家、政客的手迹,都已广有名声,是极可欣赏的珍品。还有一位状元姚文田的亲笔书刻,也精微可赏,但知者无多,值得一说。
简介:闽西连城县培田村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这个山村全部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民间把它比喻为中国南方的“民间故宫”。
简介:说田子坊是片老街区。但你在上海的街头问问,十有七八的“阿垃们”并不知道田子坊在哪儿.但一说泰康路却无人不晓。
简介:<正>第一页2528[凤姐拿手比着道]如在目前。第三页2529[虽黛玉之柩已寄敖城外庵中]补明。2530[也不肯如从前的诙谐谈笑]湘云可敬。2531[所以园内的只有李纨、探春、惜春了]将诸人之散,一一叙明,以后李纨等挪出园而妖作矣。
简介:陈田村位于新洲区凤凰镇,是第-批武汉市历史文化名村.陈田村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丰富,保存至今的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石砌民居建筑、郭希秀湾门楼、肖家田红军活动旧址等建筑,以及村内的青石板铺地、石阶、池塘、自然驳岸、古树名木和散落各处的石碾等历史环境要素,还有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村落古朴的传统风貌.
简介:田秋的《诫子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读这篇文章不仅会被他的思想和个性所打动,还会熟悉他生活的时间和地点。至于这篇文章的特点,他首先"警告"了后人,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来激励他们;其次,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入手,树立榜样,利用示范效应和模范的力量,启发和教导其后人;第三,从后代的角度来看,他主张"保护"家庭和私有财产,但明确要求后人坚决拒绝不当的"权力利益",即权力所获得的利益。
简介:1957年3月,国家高等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通知,根据国务院全国大学院系第二次调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迁校后改名为“苏州医学院”。这一消息引起南通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党外各界人士对迁校持不同意见,认为南通医学院历史悠
简介:2001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向国内外亿万观众介绍我国著名外经贸专家、中国"复关""入世"最早的倡导者、WTO上海研究中心主任汪尧田教授.已83岁高龄的汪老神采奕奕,声音宏亮,操着他那略带有安徽全椒口音的普通话,阐述他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看法.
简介:
简介: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柳州地方人士为纪念柳宗元的政绩,建庙于罗池畔,取名"罗池庙"。后多称柳侯祠,位于今柳州市文惠路柳侯公园内。历代或重建或修葺。清人记"历唐、五代、元、明不废"。现祠宇是1987年按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石刻柳侯祠平面图重建。长约80米,宽约26米,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建祠就会有祭田。
简介:有学者统计过,上海地区仅大年初一的习俗就多达27项。如果把它们按现行民俗志的书写方式记录下来.就成为27项同等重要、同等频率分布在上海地区的年节习俗。事实上.永远不可能有哪一个人,甚至哪一个县哪一个区需要全部执行这27项习俗。也就是说.27这个数字所代表的诸民俗事象之间.根本就没有并列关系。我们将不同房屋上拆来的27块不同功能的建筑碎片排列在一起.却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以为它们是建筑同一栋房子的27种要素。
简介:很高兴受邀参加纪念汪籛先生诞生100周年的纪念会,以表达对前辈学者的敬意。我的老师唐长孺先生与汪先生关系很好,痛惜汪先生的不幸去世。唐师很少倡议给其他学者编辑论文集,但积极提议将汪先生的论文编辑出版,并亲自撰写了充满感情的序言。序言中,唐先生高度评价汪先生的为人和学问,称他的论文对隋唐史的研究"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称自己"不能充分发扬汪籛同志高深造诣"。
简介:中国近代史学有着强烈的“经世”色彩,西北史地研究的勃兴便是突出表现之一。晚清西北史地学后劲李文田(1834—1895),撰述有《元秘史注》、《双溪醉隐集笺》、《朔方备乘札记》等行世,一生著作颇丰,其首先注解《元朝秘史》更受到学林瞩目。李文田与当时史地学者过从甚密,其在西北史地学上的成就是晚清经世思潮和乾嘉朴学方法的融贯,是清代学术的逻辑发展。在西学东渐和学术转型的浪潮下,以李文田为代表的西北史地学也随分科治学而走向终结,同时亦为近代史学和地理学留下了丰厚遗产。
简介:<正>把田仲济先生写于1932年至1949年的杂文作品称之为“鲁迅式杂文”,是因为田仲济创作杂文的缘起及过程都是接受了鲁迅的影响并有意学习鲁迅,无论从干预生活的广阔、抨击时弊的激烈及学识素养的博大精深等方面考察,都接近鲁迅。田仲济先生创作于这时期的杂文,收在《田仲济杂文集》中的共有212篇。据作者为这
简介:田汝成曾在明代西南边疆地区做官,亲身经历了平定西南土官的叛乱和少数民族的起义。其所著《炎徼纪闻》共四卷,前三卷主要记录了他在贵州和广西的亲见亲历,第四卷则辑录了云南土司故事以及西南各族风情习俗。全书反映了西南地区民族情况和作者的治边思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论述《炎徼纪闻》的史料价值的同时,指出了书中记载的错误之处及某些观点的偏颇,笔者认为在参阅此书时仍需仔细考证。
田子坊当里弄碰上艺术
展望与思考——访田余庆教授
欧兴田:守护陵园慰英灵
婆媳联·田字诗·算盘歌
状元姚文田的石刻手迹
连城培田村的客家文化
上海田子坊:里弄的擅变
黄小田《红楼梦》评语(八)
新洲区凤凰镇陈田村
浅析田秋《诫子书》的思想特质
曹书田力保南通医学院
汪尧田与中国入世之路(上)
科教耆宿李书田的人生追求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天下第一田”出台前后
田传江的《红山峪村民俗志》
汪籛先生《唐田令试释》读后
李文田与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
论田仲济“鲁迅式杂文”的特色
田汝成与《炎徼纪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