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物存放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文物的保存至关重要,由于缺乏应有的保护,部分长期存放的文物局部表面出现物理污损、颜色变化或漆皮及彩绘起翘。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需对其环境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制定科学的环境控制措施。为此,通过冬(2008年1月30日至3月3日)夏(2008年7月28日至8月22日)两季在秦俑博物馆陶器库开展室内空气质量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了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碳组分、S02和NH3的质量浓度特征,同步进行了室内微气候的测定。结果显示,冬季PM。的平均质量浓度及所含主要水溶性离子浓度均高于夏季,并且同一时期室外均高于室内,但其中个别成分如C1-及碳组分OC有机碳在夏季的库内浓度明显高于室外。此外有害气体NH3受高温及排放源影响其浓度表现出夏季库内高于库外,夏季高于冬季的现象。研究表明,库内微气候和污染物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不同季节污染物的浓度及来源略有差异。部分污染物浓度偏高,可能会对库内存放的脆弱文物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一些防控措施。
简介:中国古代疆域问题涉及对中国古代王朝民族成分构成、国家结构形式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对此中外学界存在巨大分歧,这其中既有因学术传统、学术视角不同而引起的学术争论,也有从现代国家利益出发,无视中国古代历史实际,具有政治目的的所谓“学术”争论。当前在中国日益崛起的时代,无论是传统的陆疆问题,还是以往并未引起学界充分重视的海疆问题,越来越受到不同领域的关注,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热点问题。2013年8月吉林大学召开了“中国古代边疆问题研究”高层学术论坛,汇集了国内研究东南西北各个边疆地域历史的知名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探讨中国古代疆域具有共性和特性的问题。
简介:谢颖苏在清代台湾书画史上声名显赫,兼具诗、书、画、印四绝才华,其篆刻入妙,宗汉代与清代。《瑁樵真篆》为后人收集谢颖苏印拓一百方,粘贴印谱上,采用线装而成的孤本。谢颖苏篆刻的风格,白文以汉印为主,方笔多,比较浑厚,用刀痕迹明显;朱文则受清代浙派刻法的影响。《瑁樵真篆》印谱中有他人名号章57方。本文考证这些名字、称号章印文涉及的人物包括徐继畲、鹿泽长、杨承泽、洪范、林国芳、黄赞汤、霍明高等人士,其中,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们都是当时重要官员和文人士绅,从中亦得知谢颖苏交游的对象包括名公巨卿和文人士绅。
简介:杨福廷老师的小说研究与旅游研究,可用老而弥坚来称述。杨福廷老师是广西鹿寨人,196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他的小说研究,尤其是《三国演义》研究,还是很出名的。我喜欢《三国演义》是从小时候看小人书开始的,那时,家里不知怎么有《桃园结义》、《马跃檀溪》、《安居平五路》那么几本小人书,我们地方上叫小画书,我没事就翻来翻去,到处找着《三国演义》小画书看,那一套是六十本,几乎全看过,也就是这样才把《三国演义》的人物、故事弄得熟了。稍大一点,兴趣转移,到恢复高考读大学时再看原装的《三国演义》,但已不怎么看得下去,随便翻一段看看,断断续续,至今不知道是不是完整地看完过。读研究生致力古代诗歌,小说更显得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