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对免疫组化技术操作过程的分析与质量控制管理方法,规范免疫组化技术操作,保证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但影响免疫组化质量的因素很多。因为免疫组化最大特点是能够表达组织中细胞具有的抗原性物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对于肿瘤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免疫组化技术原理的角度,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技术用于病理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疑似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 2020年1 月至 2021年9月,均采用常规技术与免疫组化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肿瘤,免疫组化技术检出率高于常规技术,差异P

  • 标签: 肿瘤 手术病理结果 免疫组化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使用免疫组化检验技术的效果,分析对提高确诊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匀分成参照与观察,分别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验技术,观察两种方法制片优良率,计算并比较两患者检出率。结果 观察患者切片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参照的77.41%,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同参照的74.19%相比,观察患者检出率高达96.77%,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将免疫组化检验技术应用到肝脏穿刺组织病理学检验中,有助于提高制片质量,进而提高确诊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脏穿刺 病理组织检查 免疫组化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梅毒螺旋体在二期梅毒皮疹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通过组织病理检查,并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确诊的二期梅毒患者41例,分析皮损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结果,并以此为分组依据,分析不同组间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的差异。对连续数据使用t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评估两间差异;对分类数据使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来评估间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检查显示,42份二期梅毒皮损切片中,68.3%存在梅毒螺旋体,主要分布于表皮下部及真皮浅中层。以斑疹为主的二期梅毒疹的梅毒螺旋体阳性率[80%(16/20)]较以丘疹为主的二期梅毒疹[50%(11/22)]高(P < 0.05)。在10种病理特征中,免疫组化阳性较阴性更常表现出皮突延长(P < 0.05)、基底细胞液化变性(P < 0.05)、角质层中性粒细胞浸润(P < 0.05)、苔藓样浸润模式(P < 0.05)、点状角质形成细胞坏死(P < 0.05)。免疫组化显示有较多数量梅毒螺旋体的切片表现出更多病理特征(H = 17.914,P < 0.001)。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大量(8份)、中量(14份)及少量(5份)梅毒螺旋体的切片分别平均有8种、7种及6种梅毒特异性组织病理特征;15份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阴性的组织切片平均只有4种病理特征。结论免疫组化可以显示梅毒螺旋体在二期梅毒皮疹中的分布,梅毒螺旋体含量较多的组织切片显示更多的梅毒特异性病理特征。

  • 标签: 梅毒 诊断 苍白密螺旋体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肺鳞癌p53免疫组化图像定量分析中描述图像色彩的指标在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及老年与非老年间的区别.方法:采用S-P法进行肺癌p53免疫组化染色,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MPIAS-500)进行图像分析.结果:20例中没有高分化者,中分化和低分化p53阳性各6例.p53染色的饱和度中分化(4.95%)低于低分化(10.9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4.208,P=0.002),说明低分化阳性较强.临床分期没有Ⅰ期者,Ⅱ期与Ⅲ期p53阳性分别为5例和7例,分期之间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老年与非老年p53阳性各6例,两之间红、绿、蓝色值及灰度均以老年较高(183.62、177.52、164.02、175.05),而非老年较低(166.48、157.18、139.82、154.4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t=3.668,P=0.004;t'=5.570,P=0.001;t=4.305,P=0.002;t'=5.586,P=0.001),表明非老年肺鳞癌细胞阳性强度高于老年.结论:p53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描述图像色彩的指标用于肺癌免疫组化图像定量分析可以弥补其他指标的不足.

  • 标签: 肺癌 肺鳞癌 P53 免疫组化 图像分析 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免疫组化技术(IIIC)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不仅仅是因为免疫组化技术利用抗原与抗体结合对疾病准确的定性,同时免疫组化技术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肿瘤,对肿瘤的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本文对目前临床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技术改进,旨于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理诊断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免疫组化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结合起来,当前已作为肿瘤病理学中的常规诊断方法使许多疑难肿瘤患者得到了明确诊断治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坚持抗体标准、做到操作技术标准和结果判断的标准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检查已广泛应运于临床病理学实验室中,然而各地对免疫组化阳性结果的判断,以及在免疫组化制片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结果,仍困扰着病理界的同仁们。如何统一认识,避免出现麻烦,准确判定结果,值得探讨。方法免疫组化图片是采用染色强弱来判断结果的,不像检验学指标那样采用离开标准值的SD(标准差)来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各地存在一定的差异,究竟是权威机构的结果具有可靠性,还是以自己实验室的结果为准,实难定论。我们试图用多种方法,在不同时期,甚至同一制片人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相隔一定时期(以三个月为例),标记同一病理切片,其结果的强弱也存在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在基层医院开展存在一定难点。结论诊断者本人非亲自去染色,而是由实验室的同志们来完成,不乏有经验的多少和技术等层面因素参杂其中。因此,各地出现结果的差异实难避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54例肿瘤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对照患者实施活检穿刺法治疗,观察患者实施免疫组化技术治疗。并对两患者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患者Glypican-3和Heppar-1阳性率3.70%,观察患者Glypican-3和Heppar-1阳性率92.59%,观察缓和阳性率比对照高(P<0.05)。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使诊断结果有效率显著提高,为提后质量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理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通过对窒息死亡与对照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定量分析,表明窒息死心肌呈现出HSP60的强表达,为认定窒息死亡提供依据。

  • 标签: 窒息 热休克蛋白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我院 2022年5月至 2023年5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50例。将其作为分析。另选取同期 15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人员的抑癌基因 KAT1表达情况,并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肿瘤标志物 CEA、CA12-5、CA19-9水平。结果 分析患者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以及癌组织细胞中的 KA1 表达分布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患者的正常组织与对照正常组织抑癌基因 KAI1表达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患者的肿瘤标志物 CEA、CA12-5、CA19-9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是诊断结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检查方式,检测肿瘤标志物 CEACA12-5、CA19-9 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法 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免疫组化技术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0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研究实验,对所有患者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查,同时与常规涂片结果作对比。结果:100例患者经免疫组化技术检查,有60例检出恶性病变,40例检出良性间皮细胞增生,无可疑阳性病例;经常规涂片检查,检出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及可疑阳性病例各有34例、52例和14例。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技术在检查准确率(86.0%vs100%)上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0,P<0.05)。结论: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实施免疫组化技术诊断,能够提高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对辅助评估疾病预后、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胸腔积液 病理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