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模式进行探究及对比分析。方法选取9-11岁生态移民儿童140例。将140名儿童随机划分为2组,每组70人。认知组在家庭、学校干预的基础上通过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沙盘组则在家庭、学校干预的基础上通过团体沙盘疗法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8周及干预结束后12周回访两组干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简介:目的了解并分析广州市流动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UCLA孤独感量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对广州市360名流动青少年及331名本地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P<0.05);而不同年级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流动青少年的直接攻击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P<0.05);而不同年级流动青少年的直接攻击分量表、间接攻击分量表及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直接攻击分量表、间接攻击分量表以及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得分均高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在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分量表、知识性分量表及娱乐性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青少年存在严重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心理健康亟待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们应用语言、行为沟通互动时对身心健康相关问题的影响,揭示主客体语言、行为沟通互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主客体沟通互动深层的社会意义。方法立足医院窗口,实践主体(主管护师)为研究者,与服务对象客体之间,设观察组;对照组。通过主体“采用”和“不采用”语言、行为编码或超码作比较,与服务对象客体即患者及家属沟通互动。研究者主体前后注意观察体验主客体各自心境愉悦状态变化情况并以优、良、差、做记录。结果采用编码或超码组心境愉悦状态明显提高;不采用编码或超码组心境愉悦状态明显降低。提示主体采用语言、行为编码或超码与服务客体即患者及家属沟通互动,不仅对自己身心健康有益,对服务对象客体也是有益的。揭示采用语言、行为编码或超码主客体沟通互动对促进医院窗口文化的发展和谐医患关系具有深层社会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周末睡眠社会时差等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4-5月采用立意抽样按照街道—学校类型—学校3个阶段在深圳市宝安区辖区内6个街道选取14所学校,对30 188名1~12年级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心理行为问题评定采用父母版与学生版困难与长处问卷进行,夜间睡眠时间、周末上床和起床推迟时间、午睡情况等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成长轨迹及健康指数调查问卷》。调整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学习负担和噪声等混杂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的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CI。结果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睡眠不足分别占90.4%、90.1%、98.2%和98.4%,有19.9%的学生不午睡,19.6%的学生周末推迟起床时间≥2 h,35.1%的学生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15.5%的学生每天不固定时间起床。与夜间睡眠时长8~9 h相比,小学低年级学生夜间睡眠时长≤7 h、7~8 h增加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睡眠时间>9 h与心理行为问题呈负向关联;小学高年级学生夜间睡眠时长≤7 h增加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初、高中生夜间睡眠≤6 h者心理行为问题增加,OR值(95%CI)分别为2.53(1.85~3.47)、2.41(1.11~5.25),而夜间睡眠>9 h者心理行为问题也增加,OR值(95%CI)分别为2.37(1.40~4.01)、5.38(1.79~16.1)。与午睡时间0.5~1 h相比,不午睡及午睡时间<0.5 h都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午睡时间1~2 h还是高中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早上不固定时间起床、晚上不固定时间睡觉、周末推迟起床≥2 h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周末夜间推迟入睡≥2 h,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OR值(95%CI)分别为2.07(1.45~2.97)、1.57(1.09~2.26)、2.66(2.06~3.44)、2.48(1.96~3.15)。结论儿童青少年夜间睡眠不足、不午睡以及睡觉与起床时间不固定与心理行为问题呈正向关联,但夜间睡眠长也是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同时,睡眠的社会时差增加了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风险,小学低年级学生周末入睡推迟0.5 h即与不良心理行为增加有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对416名4~6岁幼儿父亲或母亲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6岁幼儿家庭功能得分为[1.92(1.67,2.17)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幼儿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沟通(r=0.102)、角色(r=0.215)、情感反应(r=0.158)、情感介入(r=0.177)和行为控制(r=0.140)维度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情感介入可预测幼儿行为问题(B=1.024,OR=2.786,95%CI=1.354~5.733)。结论家庭功能中的情感介入功能是4~6岁幼儿的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动力学特征,为家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昆明市盘龙区城市、农村、城郊结合部三所小学的627名四、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27名学生中检出行为问题者131名,阳性率20.1%,其中男生67名(21.7%),女生64名(20.1%)。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单亲家庭阳性率显著高于双亲家庭(P〈O.05),双亲家庭阳性率显著低于多代同堂家庭(P〈0.05),城市家庭阳性率显著低于外来务工家庭(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有、无行为问题儿童家庭中,动力学个性化因子差异有极显著性(F=10.58,P〈0.01)。结论单亲家庭和多代同堂家庭儿童行为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双亲家庭;在家庭动力学因子中以个性化因子的影响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调查。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00例青春期女学生作为本次研究案例。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增订版当中的113条行为问题条目和自行设计的部分一般情况问卷实现问题调查。统计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结果10至12岁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10.00%)显著低于12至16岁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16.67%),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10至12岁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最高因子为社交退缩,其次分别为性问题、体诉、分裂强迫以及抑郁。12至16岁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最高因子为体诉,其次分别为分裂强迫、不成熟、抑郁。将量表当中的所有条目总分数相加之后进行对比,发现分数最高的主要的因子为喜欢争论、精神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持久、害羞与胆小;班级成绩当中排名上、中、下的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13.04%、13.04%、16.12%,数据差异不显著,但是班级成绩排名靠后的女学生行心理行为发生率最高。结论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不同行为因子的检出率在不同青春期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成绩存在一定影响,需要提高对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视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介入治疗(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组给予介入治疗结合药物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肿瘤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介入治疗具有安全、微创、有效、并发症较少、简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