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至2019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剂量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权重CT剂量、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观察组权重CT剂量和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少于对照组,图像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CT和低剂量CT在早期肺癌的诊断过程中均能够发挥出作用,但低剂量CT的诊断效果更为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和常规剂量16排螺旋CT诊断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作筛查时段,对象均是本院采集到的肺癌患者,总计50例。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常规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和观察组(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比较两组肺癌检出情况、有效放射剂量、肺部征象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肺癌检出率、肺部征象(分叶、毛刺、空洞和钙化征)检出率之间,都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和常规剂量16排螺旋CT都可能够检出肺癌,分析肺部征象,但前者辐射剂量比较小,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在X射线的诊断当中,遵循的是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即用最小的剂量和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优价值的影像,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是胸部CT的低剂量扫描是否会对图像的质量产生影响,将是本次研究讨论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行鼻窦CT扫描时对图像质量和眼晶状体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RevolutionevoCT对头部拟人模体进行扫描,不开启ODM为对照组,开启ODM为观察组。通过调整管电压(140、120、100 kV)、噪声指数(N17、N18)、螺距(准直宽度20 cm时0.531、0.969;准直宽度40 mm时0.516、0.984)、等扫描参数,分别采集24个序列图像。记录鼻窦组织前(A)、左(L)、后(P)、右(R)4个方向管电流(mA)值、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感兴趣区(ROI)的CT值均值(AV)、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影像品质因子(FOM)。采用双盲法对图像的边缘清晰度、软组织层次、噪声、伪影进行3分制主观评分。结果不同扫描条件组合下观察组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鼻窦组织A方向的管电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观察组L、P、R方向管电流和CTDIvol、DLP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SD、SNR、CNR、FOM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边缘清晰度、软组织层次、噪声、伪影的主观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ODM技术行鼻窦部CT扫描可获得满足诊断的图像质量,有效地降低眼晶状体的辐射剂量,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16层螺旋CT低量扫描在不同准直器宽的辐射剂量的对比,从而为肺部低剂量检查提供最有效的扫描参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肺部低剂量检查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49例患者)与对照组(49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1.5mm×16准直器宽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0.75mm×16准直器宽检查,两组患者在扫描周期、管电压、重建层厚以及有效mAs均相同,?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准直器宽度扫描剂量的CT剂量、扫描时间以及螺旋扫描的毫安秒。?结果实验组的49例患者准直器宽扫描剂量的CT剂量指数为1.38,对照组则为1.57,实验表明实验组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扫描时间为(4.85±0.29)s,对照组的扫描时间为(9.21±0.68)s,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螺旋扫描的mAs为(179.23±16.86),对照组螺旋扫描的mAs为(294.15±18.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检查中采用1.5mm×16准直器宽进行检查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检查时间,降低患者的扫描剂量的CT剂量指数及螺旋扫描的mAs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对降低乳腺器官剂量的作用。方法模体研究采用PBU-2成人胸部拟人模体,使用临床胸部扫描参数,均开启智能毫安调制(Smart mA),在其他参数相同情况下对胸部模体进行3组扫描:(1)ODM off组,不使用ODM技术;(2)ODM part组,在乳腺区域开启ODM;(3)ODM all组,全扫描范围开启ODM。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于右侧乳腺区域前方固定位置放置长杆电离室,测量乳腺皮肤剂量值D;计算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和品质因子(FOM)。临床研究中,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胸部CT平扫的72例女性患者,分为ODM off组(不使用ODM技术)和ODM part组(乳腺区域使用ODM),均为36例。记录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计算图像CNR、噪声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3组模体图像CNR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临床研究中2组患者间CTDIvol、DLP、CNR、噪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模体研究中,ODM off、ODM part和ODM all组扫描剂量依次下降,CTDIvol分别为(6.90±0.02)、(6.26±0.02)、(5.99±0.02)mGy,乳腺皮肤剂量D为(9.17±1.01)、(8.01±0.92)、(7.58±0.87)mGy;软组织算法图像CNR依次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算法图像CNR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732,P =0.006)。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FOM均在部分开启ODM时最大。临床研究中,与ODM off组比较,ODM part组CTDIvol下降16.12%,DLP下降16.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DIvol:t=2.604,P =0.011;DLP:t=3.293,P =0.002);图像CNR、噪声及2名医师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CT扫描中使用ODM技术可在保持较高影像质量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乳腺辐射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病人自控镇痛(PCA)在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镇痛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背景剂量(6ml/h)联合PCA(5ml,间隔40min),观察组则采用低背景剂量(2ml/h)联合大剂量PCA(10ml,间隔40min)。记录两组产妇的镇痛时间和产程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产妇实施分娩镇痛后0.5h、1h、2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和比较,同时利用Bromage评分对两组产妇的运动阻滞情况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时间和产程时间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后0.5h、1h、2h的VAS评分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Bromage评级的比较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背景联合PCA麻醉相比,低背景剂量联合大剂量病人自控镇痛(PCA)在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具有相当的镇痛效果且显著减少硬膜外腔用药。
简介:摘 要:目的:探析诊断早期肺癌患者中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的已经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分组法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常规剂量CT检查,研究组:低剂量CT检查。观察指标:征象情况、CT剂量情况。结果:①研究组征象检查中毛刺、分叶、胸膜凹陷征、空洞情况为13(39.39)、9(27.27)、15(45.45)、10(30.3)与对照组患者的9(27.27)、7(21.21)、12(36.36)、8(24.2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CT剂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在早期肺癌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少辐射更加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23.6-2024.1收治的50例进行肺部CT检查的患者,将使用低剂量CT检查的患者作为低剂量CT组,使用常规剂量检查作为常规剂量组,各25例,对比两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图像质量评分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CT组差异不明显,P>0.05;DLP、CTDIvol、ED值低剂量CT组都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 肺部低剂量CT和常规剂量CT图像质量差异不大,但辐射剂量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