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cGAS-Sting通路是一条新近发现的免疫信号传导通路,在先天免疫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过感知胞质中的异常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激活下游的炎症因子,产生一系列免疫炎症效应,清除病原体。当这一通路被存在于胞质中的自身dsDNA异常激活时,可能会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该通路也与肿瘤的免疫监视有着密切联系。众多证据都表明,cGAS-Sting通路在自身免疫机制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功能,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内容。文章将对cGAS-Sting通路与自身免疫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助产士在胎盘早剥早识别与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1年 2 月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胎盘早 剥患者 30 例,依据患者病例尾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助产士专业护理与识别, 15 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 15 例) ,比较两 组护理满意度及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比例和率的含义多重而交叉,这模糊了其概念的准确性。本文围绕事件的发生和状态的存在及其测量过程,首先指出了二者的计数有统一的基础——状态,提出了“时点状态累积数”的概念。基于数学上“率”的一般含义,结合指标计算元素的单位,提出了“时点状态累积数的变化量”即通常认为的“(观察期)事件发生数”或“绝对率”,并建立了相对率和比例。比例有3种类型:时点(或率型)构成比例、时期发生比例及由前二者综合而成的时期构成比例。相对率和时期比例的区别在于观察期是否被视为一个观察单位并移位,与时点比例的来源人群均为观察期起点人群。由此本文建立人群分类资料基本指标——比、比例和率统一的识别路线。这些论述同样地适用于关闭队列、固定队列或动态人群。本文旨在明确指标的内涵及可行的认识路线,供人群研究工作者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儿科危急重症的识别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及成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危及重症识别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要精准有效的识别其可能出现的危急重症,然后进行精准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风险事件,提升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要着重针对危急重症进行更精准有效的识别,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护理方案,这样才能体现出更高质量的护理成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BNP)联合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川崎病患儿冠脉损伤早期识别的意义。方法:我院儿科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川崎病确诊患儿以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健康儿童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有无冠脉病变分为冠脉病变组(30例)和无冠脉病变组(30例),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儿临床诊疗效果。结果:冠脉病变组患儿NT-BNP、cTnI均依次大于无冠脉病变组、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结合NT-BNP与cTnI检测结果可为冠脉损伤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同时NT-BNP与cTnI检测结果的变化可反映患儿病情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下潜在危重病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入的危重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分诊,观察组采用基于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分诊准确率、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分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三个月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对潜在危重病患者采用基于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可早期识别出患者病情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分诊准确率,缩短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