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72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修复前、修复即刻与修复后的咀嚼效率、固定力改善情况。结果①修复3周后固定力、咀嚼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修复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修复后的外观度、舒适度、语言能力效果更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可以提升咀嚼效率,取得较好的固定力,不会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固定力
  • 简介:目的探索菲立磁和转染试剂体外磁性标记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方法从成年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取ADSCs进行培养传代,用Feridex-多聚左旋赖氨酸(FE—PLL)复合物标记ADSCs,普鲁士兰染色和台盼蓝排除实验等方法鉴定“FE—PLL”标记的ADSCs的效率和细胞活力。同时对“FE—PLL”标记的ADSCs行体内外MRI成像。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FE—PLL”标记的ADSCs胞质内出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标记率100%。标记ADSCs24h及1、2、3w的台盼蓝拒染率与未标记ADSC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MRI显示磁标记的ADSCs在T2WI上可使信号明显降低,采用T2WI和T2^*WI对经立体定向仪移植的标记ADSCs进行活体示踪,二者均可显示MR信号降低,以T2^*WI最敏感。结论应用Feridex(FE—PLL)复合物标记ADSCs安全、有效;MRI可在活体下无创性示踪ADSCs。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超顺磁性纳米铁粒子 细胞移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磁性管理在急诊优质护理团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9月 -12月 17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选择 2019年 1月 -3月 18名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磁性管理。比较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科室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四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采用磁性管理运用急诊优质护理团队,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磁性管理 急诊 优质护理团队 满意度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磁性材料,其可以实现一种非凡的自我调节的加热效应,从而为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的高温癌症热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应用物理快报》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四年来收治入院的40例牙列缺损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进行修复和传统球帽或杆卡式附着体覆盖义齿进行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磁性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进行口腔修复后,牙齿美观性好,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牙齿松动差,固位力强。明显改善了牙列缺损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磁性附着体对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磁性附着体利用磁力对修复的义齿进行稳固治疗,使口腔修复达到安全的状态。方法:选取本院牙科患者 60例牙体缺失的患者进行义齿磁性吸附,通过衔铁和永磁体之间的磁性对义齿进行固定,使用磁性附着体 72颗,其中男性使用磁性附着体为 40颗,女性使用磁性附着体为 32颗,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数量分别为 34例和 26例。结果:通过调查数据表明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 7天的固定力比修复前的固定力更紧,同时修复 7天后的咀嚼效率比修复前的咀嚼效率更好,在数据统计学具备比较意义 ,义齿修复后的 7天和修复后一个月的固定力与咀嚼力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性附着体对于口腔的修复具有较高的疗效,利用口腔保留的少数压根体安装磁性附着体覆盖修复义齿,有效调整牙根冠根的比例,较少对牙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牙齿固定力和咀嚼率,时牙根表层更加稳定。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固定力 咀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患者62例,对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黏固后咀嚼率达到(0.71±0.26,修复效果非常显著。黏固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黏固前(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可以明显改善口腔修复质量,对基牙的修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口腔修复 磁性附着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口腔修复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以研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结果口腔修复治疗3周后,患者的义齿固定力与咀嚼效率分别为(4.23±0.34)N和(0.76±0.21)%,与修复治疗前具有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修复牙齿的固定力与咀嚼率,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从靶向药物载体技术,细胞分离技术,免疫分析,酶的吸附与固定作用和基因治疗几个方面简要分析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磁性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生物大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性管理在急诊优质护理团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12月17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选择2019年1月-3月18名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磁性管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科室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四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磁性管理运用急诊优质护理团队,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磁性管理 急诊 优质护理团队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以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口腔诊所接诊的口腔修复患者 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分为观察组 48例、对照组 48例,观察组行磁性附着体修复法,对照组行传统残根设置附着体修复法,观察两组修复情况。结果 修复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固定力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修复后观察组不管是咀嚼功能还是固定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口腔修复患者通过磁性附着体修复可以改善咀嚼功能,加强固定力,确保美观度,因此该种修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效果 磁性附着体
  • 简介:摘要目的从遗传毒理学方面了解并评价磁性纳米多孔复合(Nano-HA/PLLA/Fe2O3)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从而为其在移植肌腱固定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用Nano-HA/PLLA/Fe2O3磁性纳米复合界面固定材料制备混悬液,进行Ames致突变试验,以检测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实验组回变菌落数/阴性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结果此人工骨材料的各浓度组混悬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均小于2。结论Nano-HA/PLLA/Fe2O3磁性纳米复合界面固定材料不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的回复突变数增加,说明此材料无致基因突变性。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纳米 界面固定材料 致突变试验
  • 简介:由肿瘤、外伤及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口腔颌面缺损,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这些颌面缺损不仅对患者造成咀嚼、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低下;同时,还导致患者容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赝复体修复是除外科手术外另一种有效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和容貌的方法,在临床开展应用比较多[1]。但是目前关于其制作过程较详细的文献较少。患者,女性,42岁,8个月前因上颌骨肿瘤行上颌骨切除手术,现要求修复缺损。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赝复体 注塑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动义齿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4-2024.4月份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活动义齿修复中,使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前后固位力、咀嚼效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固位力以及咀嚼效率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P<0.05)。结论:在活动义齿修复中使用磁性附着体,可改善其咀嚼效率,提升其固位力,值得提倡。

  • 标签: 活动义齿修复 磁性附着体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无症状肘管尺神经脱位组及对照组的尺神经最大直径及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评价两组尺神经的僵硬度,以探讨无症状肘管区脱位尺神经的高分辨率超声及SWE特征。方法由两位有经验的超声医师独立对38例无症状受试者(76侧肘)于屈伸肘关节时进行高频超声动态检查,判断其脱位与否,分为脱位组及对照组,并分别测量尺神经最大直径及横截面积,然后行SWE检查,分别测量剪切模量值。资料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及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者一致性的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结果15.8%(12/76)的受试对象可见尺神经脱位。脱位组肘管区尺神经最大直径(0.194±0.022) cm与对照组相应位置尺神经直径(0.181±0.023)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8,P>0.05),脱位组肘管区尺神经CSA(0.064±0.009) cm2及SWE(43.629±6.737) kPa与对照组相应位置尺神经CSA(0.050±0.008) cm2及SWE(31.293±7.858) k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ICC评估观察者间对肘管尺神经最大直径、CSA及SWE值评价的一致性,结果显示一致性较好(ICC分别为0.941、0.819、0.843)。结论无症状受试者中存在尺神经脱位者其肘管尺神经的CSA及SWE值均显著增加,观察者一致性较好。高分辨率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可全面、定量地评估脱位尺神经的形态变化及力学性能,评估尺神经脱位并监测其进展。

  • 标签: 尺神经 脱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肛裂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肛裂患者纳入实验观察,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和观察组(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各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进行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89.29%,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3.9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治疗肛裂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肛裂切除术。

  • 标签: 肛管切口内括约肌剪切术 肛裂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成人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实时剪切波杨氏模量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测量300例成人甲状腺,按血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年龄及性别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杨氏模量弹性值。结果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的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男19.62±5.48Kpa,女20.05±7.41kpa;原发性甲亢的杨氏模量弹性值男33.75±6.71kpa,女36.26±6.98kpa,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男41.32±33.0kpa,女49.68±29kpa;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男112.9±45.88kpa,女113.5±35.6kpa;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的杨氏模量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杨氏模量弹性值较正常甲状腺的杨氏模量弹性值明显增高,亚甲炎的杨氏模量弹性值又明显高于原发性甲亢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论确立成人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杨氏模量弹性值的范围,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 实时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弹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