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桂特1号’大叶一点红是从广西南宁大明山一点红野生种中筛选育成,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主要介绍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简介:根据1999年和2008年公益林区两期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从时间尺度上对公益林区的森林资源格局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掌握了莲都区公益林在林龄、郁闭度、疏密度、森林类型等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1999年到2008年的十年建设,幼、中龄林与近、成、过熟林面积比例由78:22演变到40:60,蓄积比由54:46演变到23:77;低郁闭度(郁闭度小于0.7)林分由76.57%下降到25.14%,高郁闭度林分则从23.43%上升到74.86%;阔叶林面积占比从11.43%增加到11.57%,针阔混交林面积从26.86%增加到40.29%;单位面积平均蓄积从25.65m3·hm-2增长到37.95m3.hm-2,年均净增率4.30%。
简介:以牡丹江林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别为30%-40%的强度间伐和20%的中度间伐,以未间伐为对照,通过研究间伐5年内的林分生长,旨在为杨桦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间伐5年后,间伐林分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均有显著提高,强度间伐的胸径较对照增加了1.2cm,中度间伐增加了1cm,树高则分别增加了1m和0.7m。树高、胸径的年平均增长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对照,差异显著(P〈0.05)。间伐显著促进了单株木材积的增长量(P〈0.05),且以强度问伐最为明显;而林分蓄积增长量显著下降(P〈0.05),但随着间伐时间的延续,对照与间伐林分的蓄积增长量的差距逐渐减少。
简介:对福建省光泽县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7a生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苦槠混交林(混交比例1:1)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下坡位,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大于马尾松纯林,蓄积量为30.33m3-hm-2,比马尾松纯林增加17.47%;在中坡位,混交林的蓄积量略高于马尾松纯林;在上坡位,混交林的生长量小于马尾松纯林,林分蓄积量为11.89m3·hm-2,仅为马尾松纯林的76.02%。混交林和纯林蓄积量、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和金氮等指标均随着坡位的下降而增加。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的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全N等指标在下坡和中坡位均略高于马尾松纯林,在上坡位则略低马尾松纯林。
简介:利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TC-201A型)对河北太行山区五种主要水土保持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探讨了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湿度和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总体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即早上较高、中午较低、下午又逐渐上升;2)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月变化为6、7、9月份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5、8、10月份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3)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空间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4)不同树种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苹果〉板栗〉栓皮栎〉油松〉刺槐;5)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湿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6)坡中林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大于沟内的,但二者之间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不显著。
简介:5月16日上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黄祖绍一行三人,在晋中市榆社县验收支持贫困大学生村官成长的低碳扶贫开发项目—碳汇林杨树工程。验收采取听取汇报和实地验收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对箕城镇石花片区、郝北镇方山片区碳汇林项目工程进行了实地验收指导。榆社县碳汇造林任务35万株,两年共栽植25.15万株,涉及7个乡镇59个行政村。工程由林业部门统一规划,乡村组织,农户实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中该县严把调苗、栽植、成活、管护四道关,在苗木调运上,印制了三联苗木调拨单,做到育苗户、用苗户、县林业局种苗站三方签字认可,确保苗木的标准、质量、数量;
简介:采用原状土冲刷水槽法对重庆四面山4种水源涵养林土壤的抗冲性进行试验研究,并探讨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坡度、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楠竹林土壤抗冲性最大,其次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最小,其抗冲刷系数分别为20.153、14.717、10.819和4.615L·min/g;林地土壤抗冲性A0层强于A层,并随水流冲刷时间的延长呈指数函数增大;在研究范围内,25。是林地土壤抗冲性的转折坡度;〈3mm根系是四面山水源涵养林表层土壤根系的主要成分,林地A。层土壤抗冲性受〈1mm、1~3mm、3~5mm根系根量及死生物量的影响,A层主要受3~5mm根系根量及其根长的影响。
简介: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26年生刺槐+臭椿混交林(RA)、刺槐+白榆混交林(RU)和刺槐+白蜡混交林(RF)为研究对象,以刺槐纯林(RP)和无林地(CK)为对照,研究刺槐混交林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林分中,土壤脲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不同林分之间表现为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无林地,RP、RU、RF、RA的脲酶活性分别是CK的4.02、4.74、5.08和5.01倍;3)在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土壤因子方面,刺槐混交林较其纯林表现为降低了土壤密度、pH值和含盐量,增大了总孔隙度,增强了蓄水性能,增加了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增加了细菌和固氮菌的数量;4)总孔隙度、细菌、固氮菌、全N和有机质等土壤因子对刺槐混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建议用这些土壤因子作为评价刺槐混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