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点评概况以及不合理问题原因。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门诊处方作为点评样本,观察处方点评概况及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对所选处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2023年度共抽取1221份门诊处方,其中有131份不合理处方,处方合理率为89.27%。合理处方类型主要为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与超常处方,分别占比55.73%、45.04%、0.76%。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整体上符合规范,但还有改进空间,还需要加强医师处方培训与考核力度,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与责任感,进一步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与流程,以保障处方点评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简介:【摘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会有很多操作性活动,蕴含丰富数学体验和思维的操作活动能够有效诠释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解决学生思维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转换,促进学生思维从理性升华到感性层面,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等能力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今,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轻视操作、操作活动组织混乱、操作过于形式而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下面,笔者想谈谈数学操作性活动衍生的数学不合理现象,并且剖析原因从而找到一些有利于数学操作活动更好开展的有价值的对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措施。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接诊的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符合本次研究标准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这些患者的用药和临床指导治疗进行收录,研究这些患者中是否出现了不合理用药的行为。结果:发现本次收录的这些患者中,有着45例不合理用药的案例。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主要有着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众多问题。结论:消化内科是医院中较大的一个科室,只有坚持合理用药才能让患者真正得到治愈,合理用药与患者的治愈有着极大的联系,如果医护人员未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或者在配药时发生了一定的意外状况,导致用药不合理,那么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情也将更为严重,由此,医院应当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管理,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的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卫生院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并提出有效控制策略。方法:对镇卫生院消化内科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其中8例患者药物使用量较大,所占比例8.00%,重复用药情况3例,所占比例3.00%,药物联合应用增加副作用2例,所占比例2.00%,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情况4例,所占比例4.00%。结论:在镇卫生院消化内科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为重复用药、联合药物应用不合理、药量不合理等。针对此,需要制定消化内科药物应用规范制度,医生严格遵循规范选择药物,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设计药量与联合用药,控制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发生率,提升药物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合理的西药房麻醉药品处方。方法;在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选取的,门诊药房的1308处方,包括主要麻醉药品、类型及科室分布不合理处方。结果;处方药1308张,其中不合理处方253种,占19.34%。不合理处方为盐酸吗啡、盐酸哌替啶、盐酸吗啡缓释片麻醉药品分别为45.48%(176/387),7.46%(32/429)和9.35%(20/214)。253不合理处方,不规范诊断、用法、用量分别是79张31.23、72张28.46%、54张21.34%,是急诊、普外科130、58张。结论;目前门诊西药房麻醉药品严峻、不合理处方为盐酸吗啡、盐酸哌替啶、盐酸吗啡缓释片,主要类型不规范诊断、用法、用量,主要急诊、普外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原因。方法:随机选取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开具的180张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探寻不合理用药成因,并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将针对性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抗菌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评估两组不合理用药状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概率较低,且内科稍高;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原因为药品剂型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给药途径不当、遴选药品不当、超常处方、用量用法不当、用药不当与适应症不当等。其中,出现用药不当问题的概率最高。结论:门诊运行环节,应注重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原因,构建针对性防控策略,实现不合理用药现象纠正目标,降低抗菌药物应用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统计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为更好地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130名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有未开展静脉中心合理调配作为分组的指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合理用药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中心的抗肿瘤药物的调配中应用静脉中心合理用药调配管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抗肿瘤药物用药安全性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取本院1年内(2023.01-2023.12)内500例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40%,其中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发生率最高,分别占比3.00%、2.00%;影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中选药不合理、联用不合理为主要原因,分别占比37.84%、24.32%。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疗,临床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提高用药安全性、规范性,以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取本院1年内(2023.01-2023.12)内500例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40%,其中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发生率最高,分别占比3.00%、2.00%;影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中选药不合理、联用不合理为主要原因,分别占比37.84%、24.32%。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疗,临床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提高用药安全性、规范性,以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医院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200例临床用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药审核与评估、参与临床查房与讨论、患者用药教育与指导以及与医师的沟通与协作等多种药学干预方法,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药学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用药安全性得到提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患者用药满意度提高。同时,药学干预还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降低了医疗成本。本研究表明,药师的药学干预在改善临床不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我院静配中心2023年细胞毒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细胞毒药物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静配中心2023年1~12月细胞毒药物静脉用药医嘱处方31224份,按照《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药物说明书对上述医嘱处方进行审核,筛选出不合理医嘱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224份医嘱处方中,不合理医嘱处方122例,占0.39%。其中,溶媒选择不合理48例,占39.34%,溶媒用量不合理62例,占50.82%,配伍不合理2例,占1.64%,给药顺序不合理10例,占8.20%。结论:我院静配中心2023年细胞毒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少,尚存的问题有溶媒剂量不合理等,我院应更深入地了解该类药物使用情况,确保细胞毒药物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