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北京车道沟地区体检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性别之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对1527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桡骨远端1/3处的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测定。结果受检者BMD均值为(0.418±0.128)g/cm2,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与年龄成负相关(r=-0.392,P<0.001)。男性桡骨BMD峰值位于30~岁,均值为(0.596±0.076)g/cm2;女性BMD峰值位于40~岁组,均值为(0.450±0.067)g/cm2。各年龄段女性BMD均小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本次共检出OP病例477例,患病率为31.24%,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OP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各年龄段女性OP患病率均高于男性。结论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女性50岁以后、男性60岁以后患病率增高,应及早预防。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群骨密度(BMD)与25-羟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为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47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将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密度正常组,对比各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及血清中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并将骨密度与以上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的身高、体重及25OHD均随着骨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且骨密度均与身高、体重及25OHD分别呈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3、0.174和0.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身高、体重及25OHD分别是骨密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患者中的身高、体重及25OHD均是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检测血清中25OHD的含量可为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密度,不同质量的颌骨对牙种植修复手术预后效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方法对临床26例不同颌骨质量,不同颌骨密度患者行牙种植手术。对出现牙槽骨吸收,颌骨质量较差的9例患者行人工植骨术和引导性骨再生术行牙种植修复(实验A组);对颌骨质量骨密度较高的11例患者直接行牙种植修复手术(实验B组);对照组6例为颌骨质量较差,不植骨直接行种植手术患者。分期3个月、6个月观察骨密度高低、种植体和骨间隙大小、种植体咬合力大小及预后修复效果。结果手术后3、6个月复查显示实验A组患者植骨区骨密度较高,3个月X线片显示自体骨和种植体结合部出现低密度阴影,6个月骨密度测量值趋于稳定,X线片显示种植体和骨组织结合良好,无透射阴影或透射影密度增高,咬合力测定值较大。实验B组患者3个月X线片显示自体骨和种植体结合部出现低密度阴影,6个月骨密度测量值趋于稳定,密度较高,X线片显示种植体和骨组织结合良好,种植体和骨结合部间隙变小,咬合力测定值较大。对照组6例患者3、6个月X线片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区低密度阴影,且间隙较宽。骨密度值低,咬合力值偏小。结论颌骨骨量多、密致骨含量多有利于种植体的生长和骨结合;骨密度较低、颌骨质量差的患者牙种植体愈合不佳,修复及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