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结果对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MP-IgM检测结果显示,MP-IgM阳性43例(37.39%)。26例(22.61%)患儿痰液细菌培养阳性,其中12例(46.15%)为肺炎链球菌,9例(34.62%)为肺炎克雷伯菌,5例(19.23%)为阴沟肠杆菌。62例男孩中,MP-IgM阳性24例,阳性率为38.71%;53例女孩中,MP-IgM阳性19例,阳性率为35.85%。女孩MP-IgM阳性明显高于男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但临床仍存在一定漏诊。因此,对临床检验结果阴性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应对其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减少漏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例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应用红霉素20mg/(kg?d)静脉滴注的临床分析。结果200例患儿均痊愈。结论从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分析,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合肥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做好本地区的呼吸道感染疾控防治提供帮助。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儿童血清MP-IgM抗体,分析MP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区域及与当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构成比关系。结果736例MP感染小儿在2010—2012年度检出率占当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患儿比率有增加趋势,3年检出率经χ2检验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3年发病人数在男女性别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3年MP肺炎检出率有增加趋势(P<0.05),城市发病人数远远高于农村。结论合肥地区小儿MP感染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城市感染率高于农村,且发病年龄有小龄化趋势,MP肺炎在肺炎中的构成比有增加趋势,MP感染无男女性别差异。做好本地区MP感染儿童监测,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对做好本地区的疾控防治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与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接诊的7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治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多样性,除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外,可以引起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等系统的改变。同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有部分患儿出现肺部体征,经影像学检查有不同程度的改变。73例患儿经阿奇霉素治疗后,病情均好转,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性,多器官系统受到损伤,临床上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尽早确诊并及时的治疗,有效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和分析我院从2005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48例临床资料。其中肺外脏器受累临床表现124例。结果348例患儿均有呼吸道症状,124例(35.6%)患儿有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泌尿系统45例(36.3%);血液系统26例(21.0%);心血管系统20例(16.1%);消化系统19例(15.3%);神经系统12例(9.7%)等系统多见;其它2例。所有病例临床治疗比较顺利,经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及对症处理,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支原体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过程中,通过实验室快速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014年期间接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小儿患者84例,通过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数据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84患儿通过血清特异性检查后,有39例阳性,复查69例阳性,两次检验的总符合率82.1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因取样部位不同得出的检测结果不同,但是得出的结果与原样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检查时,可采取血清学抗体检测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法,正确的选择部位进行取样,找准检验时机,有利于快速的得出结果,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