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称谓强烈地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念,与整个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密切相关,确实值得研究。社会的变动引起社会和语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名与实之间的不协调,反映在现在的称谓上便是有实无名和名实不符的变异现象比较突出。因而出现缺环与泛化的混乱。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有在某种场合下找不到合适的称谓陷入尴尬局面的经验。这里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模糊性和多义性的原因。语言学工作者对称谓的不断涌现不能充当“交通警察”,指手划脚,强求一致。由于交际上的需要,最终总会有合适的称谓出现的。语言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功能,当称谓发生局部混乱,暂时失去平衡时,它能主动调节,从局部的无序走向有序。
简介:<正>“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展以后,在当时新诗创作方面,郭沫若的《女神》是有着巨大影响的一部诗集。对于这一部诗集,在我们的文学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在全国解放以后的文学研究中,一直是极为重视的。但由于这一诗集能涉及的泛神论的思想影响问题比较复杂,事实上一直没有获得很好的解决,因而就不能不妨碍了对于这一诗集——特别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篇章深入的精确的理解,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而这,理所当然地也就妨碍了我们对于《女神》中所表现的当时作者的思想成就和战斗业绩,作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评价。本文的写作,即试图在这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众所周知,《女神》是郭沫若长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的“郁积”在五四革命浪潮激荡
简介:<正>如果我提一个问题: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诸位一定觉得奇怪。研究语法不就是研究词怎么分类,句子怎么构成,简单点说就是研究语法体系吗?问题不是很简单吗?我说,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研究语法不是首先研究语法体系。有人要问了,如果研究语法不是研究语法体系,那末又是研究什么呢?如果语法体系不是语法研究的直接对象,它在语法研究中又起什么作用呢?回答第一个问题:语法研究首先研究什么?我的回答是,首先研究的是在语言实践中出现的一个个句子,是在说话中间、文章中间出现的一个个句子——要按最新的说法,还包括由语法手段连成一串的句子群——研究什么样的
简介:活动课的泛化,不是指活动课涉及的教学内容的泛化,而主要是指活动课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泛化,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更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当1996年我市部分学校、教师接受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时,对活动课几乎是一无所知.即使是对活动课的表象的认识,也是处于一种"混沌"状况,只能用"四不像"来一言蔽之,对其本质,更是知之甚微.然而,经过这几年从点到面的研究实验过程,许多教师逐步深入地认识了活动课程的实施原则、组织形式、基本方法,并不断领悟其体现来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并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融为一体,推动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学改革.我们的教育目标,主要是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达到这个目标,全面提高素质,为个人终身教育与实现人的社会化奠定基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有利于教师们自觉地为实现教育功能而努力.
简介:在肯定叙事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同时,也肯定抒情性作品中的“典型情绪”、“典型感受”之类,这种对“典型”范畴的“泛化”阐释,使之具有开放性的理论态势。在新时期以来的各种文学理论教科书中,普遍采取了这种阐释模式。在我看来,“典型”范畴的“泛化”,实在是文学理论的若干重要进步之一,为重新认识“典型”的涵义及其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打开了缺口,是典型理论深化的关键性契机。但是,最近却听到对典型泛化的殷忧之论,蔡子谔同志的《不要淡化典型》即是一例。他认为,“典型”范畴泛化,“难免使典型繁琐化,最终使它陷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窘境”。他还进一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与典型的泛化现象有千丝万缕联系且联袂而至的,便是弱化典型、淡化典型的主张。”(见《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第4期)蔡文的殷忧已受到社会的重视,《新华文摘》今年第一期,就在报刊论点摘要中介绍了蔡文的基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