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中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采用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所能产生的效果。方法选77例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被我院接受救治的PCS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3例,第二28例,第三组26例。一组实施灌肠法治疗,给第二组实施活血散瘀的中药汤剂治疗,给第三组实施相关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三组患者的子宫长径小于一、二组,盆腔内的积液少于一、二组,静脉的内径小于一、二组,静脉的血流速快于一、二组,疼痛选择分值低于一、二组。同时,第三组的满意度、有效率分别为88.9%、100.0%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视为66.7%、87.9%;65.8%、86.8%,再次诊疗意向率为75.0%显著高于第一组、第二组的39.4%、44.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PCS运用穴位艾灸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目的观察腰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腰腿痹通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腰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腰腿痹通胶囊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两组采取相同穴位:肾俞、气海俞、大肠俞。治疗前后均进行SOD、MDA含量检测,并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SOD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上升明显,且接近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明显,且接近常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腰腿痹通胶囊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红细胞SOD活性和减少MDA生成,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腰痛事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肠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8例肛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状况,术后3天、7天的疼痛状况显著优于术后1天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3天、7天的疼痛状况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挂线疗法在治疗肛肠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80例西医诊断为稳定期COPD且综合评估分组为D组,中医辨证为肺脾两虚并伴有肾阳虚证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50/250μg2次/d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三伏天"加用穴位贴敷及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年。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急性加重的次数、CAT评分、肺功能(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等。结果:(1)临床症状:治疗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证候疗效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急性加重次数:治疗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CAT评分:治疗组治疗后CAT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CA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肺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组治疗后外�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方式的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福鼎市医院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13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9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位部分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大小、创口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创面小于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较低位部分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八会穴”为主埋线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症状体征积分的影响。方法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八会穴为主穴位埋线,主穴用大杼(骨会)、膈俞(血会)、膻中(气会)、阳陵泉(筋会),配穴为血海、梁丘、膝眼、阿是穴,每次间膈15天,2次后观察结果;观察组应用普通针刺治疗,主穴用血海、梁丘、内外膝眼穴。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表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升高,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降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会穴为主穴位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