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肿瘤,可累及骨髓、淋巴结和脾脏等部位。骨髓穿刺活检多见,淋巴结为首次活检诊断极具挑战性。该文讨论肺癌术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病例,形态学上滤泡间区大量浆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支持B细胞和浆细胞,分子检测B细胞克隆性重排和MYD88突变。LPL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类似,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需提高警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颈部血管狭窄程度评估的过程中实施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对本院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580例颈部血管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580例患者实施电脑随机分组处理(各290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对试验组患者加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试验组诊断后的病变血管检出率、闭塞血管检出率、单侧狭窄检出率、双侧狭窄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的价值十分明显,能更好的评估患者颈部血管的狭窄部位和狭窄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评估颈部血管狭窄中的临床价值。颈部血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阐述了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各自的特点及优势。颈部血管超声能够清晰显示颈部血管的形态结构,检测血管狭窄的程度和部位;经颅多普勒超声则可以评估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联合应用这两种超声技术,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本文还对联合检测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水平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益的参考。
简介:头颈部动脉夹层(Cervicocerebralarterialdissection,CAD)是指头颈部动脉内膜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CAD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外伤、遗传、感染、偏头痛、吸烟、高血压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典型CAD表现为颈痛或头痛、Homer综合症、同侧颅神经麻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卒中。影像学检查对CA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常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表现是“线样征”,特征性改变是“内膜瓣”或“双腔征”。CAD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常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少数患者经抗凝治疗6个月效果不佳,颈动脉夹层动脉瘤进一步扩大或夹层所致的高度狭窄进一步加重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颈部肿块临床病症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各科在2013年3月~2016年4月收治儿童颈部肿块人数为112例的临床病症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儿童颈部肿块分布的特点以及分布的部位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112例患儿中,患有先天性颈部肿块占比32.14%;炎性肿占比33.93%;颈部肿瘤占比30.36%;舌下腺囊肿占比3.6%。在112例中,肿块形成在颈上部占比60.71%;颈中部占比21.43%;颈上中部占比5.4%;颈中下部患儿人数为7例,占比6.25%;颈下部占比为6.25%。在112例中,肿块分布在颈前部占比31.25%;分布在颏颌下区域占比35.71%;分布在胸锁乳突肌占比31.25%;分布在颈后三角区占比1.8%。结论在对儿童颈部肿块病症进行诊断时,应对肿块形成的位置、患儿的年龄进行全面的了解,对颈部肿块病症予以严谨诊断和鉴别,必要时应手术活检进行确诊,以此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