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对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24例恶性肿瘤患者,24例患者在CT导向下和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TPS)设计后布源125I粒子,并分析其影像资料及随访疗效的结果。结果术后2、4、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3.3%、87.5%。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精确定位,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周边组织损伤少,局部疗效显著的优势。

  • 标签: CT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方法对125I放射性粒子的认识,术前的沟通、准备,术中的配合,术后的护理,环境的保护,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对整体手术的认知、接受、承受发生的症状、康复都得到预期的效果。结论患者从未知到知晓在术前都得到心理上的感同身受,是接受手术的关键,从而有效地缓解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肝癌 预见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治疗中晚期高位胆管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联合治疗14例中晚期高位胆管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异常反应,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及粒细胞无明显下降,无明显放射性损害表现。手术后总胆红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均较术前下降。14例患者随访7~20个月,术后生存7~20个月,平均生存13个月。结论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的中晚期高位胆管癌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加胆道支架治疗,可有效地解除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胆管肿瘤 碘同位素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单纯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评估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为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8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单纯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分析其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局部控制率(LCR)及相关影响因素,并观察近、远期放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共16例(cT4bN0M0),女性患者占多数(11/16, 68.7%),中位年龄55.4岁。随访8~104个月(中位时间41.5个月),1、3、5年LCR分别为93.7%、80%、68.7%,1、3、5年OS分别为86.7%、72%、54%;1、3、5年PFS分别为74%、53%、18.9%。9例(56.2%)患者出现不同部位器官转移,以颅内转移、肺转移常见;其中6例术前伴有颅底骨质侵犯者出现多器官转移,肿瘤侵犯颈动脉是影响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HR=12,P=0.045)。共有8例(8/16,5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远期放射性不良反应。结论单纯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腮腺腺样囊性癌的5年局部控制率为68.7%,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包绕颈动脉是其预后不佳与发生多器官远处转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腮腺 腺样囊性癌 125I放射性粒子 近距离治疗 局部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总结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PCa)手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治疗74例前列腺癌(PCa)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观察,从术前心理辅导、术中手术配合到术后疗养指导对粒子植入手术过程全程相关护理行为进行了概括总结。结果利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治疗前列腺癌(PCa)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结论在医疗行为中规范护理行为管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转移性肺癌患者实施125I粒子植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实施125I粒子植入术的转移性肺癌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放射性防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18例患者实施125I粒子植入成功率100%.48例患者84个病灶,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CT,统计局部控制率,观察肿瘤变化。42个病灶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100%(84/84)、100%(84/84)、85.7%(72/84)、76.2%(64/84),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转移性肺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新技术,积极的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125I放射性粒子 植入 转移性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和徒手粒子植入后靶区各项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方法本实验模拟病灶42个,分为徒手组21个和导管组21个。根据治疗计划系统进行粒子植入。分别记录术前、术后的最小剂量(Dmin)、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适形指数(CI)、靶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覆盖90%靶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覆盖靶体积的百分比(V90)。通过Bland-Altman法分析术前、术后剂量参数的一致性,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经Bland-Altman法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大部分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仅徒手组Dmin和V90的一致性欠佳。但是导管组在Dmax(Z=-3.824,P<0.005)、CI(Z=-1.962,P<0.005)、HI(Z=-2.352,P<0.005)、D90(Z=-2.453,P<0.005)、V90(Z=-2.845,P<0.005)的参数误差范围更小。结论实时针道计划下携带125I粒子的可降解导管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剂量参数值误差范围更小。

  • 标签: 125I粒子 可降解导管 近距离治疗 CT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29例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患者(共32个病灶),男24例,女5例,年龄(61.69±11.10)岁,年龄范围为41~82岁。在CT辅助下植入125I粒子,观察植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25I粒子植入后2个月,局部有效率为53.1%(17/32),局部控制率为100%(32/32)。植入后4个月,局部有效率为71.9%(23/32),局部控制率为100%(32/32)。植入后6个月,局部有效率为81.3%(26/32),局部控制率为93.8%(30/32)。1例鼻咽癌患者行术后剂量验证时发现粒子移位,1例口腔癌患者术后肿瘤消退后出现面部塌陷,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10个月出现自发性气胸,但无法评估其与粒子植入治疗相关性。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风险小。

  • 标签: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 肿瘤复发 CT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织成分及密度对125I粒子植入剂量分布影响,为临床放射性粒子植入剂量计算和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应用egs_brachy软件建立OncoSeed 6711型125I放射性粒子物理模型,计算剂量率常数和水中径向剂量函数g(r),以验证计算模型准确性;根据不同组织的元素组成及密度表,分别计算125I粒子在水、前列腺、乳腺、肌肉、骨等不同介质中g(r)和剂量分布。结果计算得到的剂量率常数为0.950 cGy·h-1·U-1、水中g(r)和吸收剂量均与文献数据近似。在同一径向位置,125I粒子在前列腺、肌肉中吸收剂量与水中差异<5%;在距源中心0.05 cm处,骨中吸收剂量是水中的6.042倍;在近源1.7 cm内,乳腺与水中吸收剂量差异均>10%。结论125I粒子在部分介质中的剂量分布与水有着较明显区别,在临床剂量计算中需考虑组织成分及密度对吸收剂量的影响。

  • 标签: 组织成分及密度 125I粒子 蒙特卡罗方法 近距离治疗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介入医学中心2013年3月至2020年11月行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234例,按照术后是否并发颅内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纳入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34例接受125I粒子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颅内出血者共计22例,颅内出血发生率为9.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类型、近1个月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史可能是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1个月内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史是颅内肿瘤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近1个月内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是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上述指标对125I粒子治疗并发颅内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确诊为胸腺癌的患者,接受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3.3×107M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手术结束后1-2月复查CT。结果治疗前5例有疼痛症状患者中1例于术后10d内疼痛缓解,有效率100%。5例患者中肿瘤完全缓解(CR)3例(60%);部分缓解(PR)2例(40%);总有效率100%。并发症为少量出血1例(20%),少量气胸1例(20%)。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腺癌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纵隔 胸腺癌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3年12月来医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46例,对其在CT引导下实施肿瘤内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对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经合理护理后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后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加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125I粒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头癌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取姑息性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22例仅行剖腹探查。观察2组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治疗组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3.68、36.84%%,优于对照组35.0%、5.0%%,且整体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等维度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胰头癌患者,采取姑息性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综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125I粒子 术中植入 姑息性手术 晚期胰头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胃癌患者时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治疗时均选择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状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价,本文的综合护理组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选择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胃癌的时候对患者配合综合护理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125I粒子 近距离组织间放疗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缓释化疗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共37例晚期肺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及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术前CT或MRI检查所见肿瘤大小、形态,应用肿瘤治疗计划系统制定125I粒子和缓释化疗粒子治疗计划,并确定穿刺途径,在CT定位引导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125I粒子,在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CT随访检查,对肿瘤的大小、密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肿瘤体积缩小,密度降低,病灶无或轻度强化;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第6个月时有效率83.78%,生存率为100%;术后第12个月有效率为70.27%,生存率为78.38%.结论:CT定位经皮穿刺缓释化疗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方便、安全、疗效高的特点,对治疗晚期肿瘤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肿瘤 继发原发性 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25I粒子植入对兔VX2(ShPoe病毒诱导的兔乳头状鳞癌)实体瘤周围组织损伤情况。方法将VX2瘤株种植于新西兰大耳白兔双后腿肌肉内制备肿瘤模型30只,10 d后行首次PET/CT显像及植入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左后腿植入低活度0.4 mCi(0.4 mCi组),右后腿植入高活度0.7 mCi(0.7 mCi组)。植入后不同时间点(72 h、2周、4周)行PET/CT显像,并取距离病灶边缘2 cm内的正常肌肉组织给予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分析标准摄取值(SUV)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VX2肿瘤与治疗前比较周围正常组织SUV值逐渐增高。治疗后2周炎症反应达高峰,0.7 mCi组治疗后2周SUV值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r=0.684,P<0.05),治疗后72 h、4周两组SUV值与炎症反应未见相关性(r=-0.091、-0.073、0.012、-0.170、0.250,P>0.05)。结论不同活度125I粒子对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不良反应,0.7 mCi活度对周围组织损伤较0.4 mCi活度略重,总体安全性高。

  • 标签: 鳞癌 兔VX2移植瘤 125I粒子植入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标准摄取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抵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确诊为肝细胞癌并行TACE治疗后发生TACE抵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发生TACE抵抗后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125I粒子组);41例患者继续行TACE治疗(TAC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无肿瘤进展时间(PFS)、生存时间、整体生存时间,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共70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9例,女性11例,年龄(60.5±11.9)岁。治疗后1、3、6个月时,125I粒子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0.7%、40.7%、34.6%,高于TACE组(2.6%、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组的PFS、生存时间、整体生存时间分别为7.6、21.1、32.1个月,高于TACE组的3.5、8.5、1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组和TACE组术后栓塞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93.1%(27/29)和100.0%(4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B级(HR=0.311,95%CI:0.160~0.603,P=0.005)和TACE(HR=0.308,95%CI:0.159~0.597,P=0.002)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TACE抵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疗效均较好,与单纯TACE治疗比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

  • 标签: 癌,肝细胞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I放射性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