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以评估术中脑缺血事件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于赣州市人民医院的9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术中应用SEP(体感诱发电位)和MEP(运动诱发电位)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记录电位变化,术后通过NIHSS评分和MRI影像学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架植入术,术中5例(5.2%)出现电生理监测指标异常,其中3例术后证实发生相关缺血性事件。术后MRI显示30例(31.3%)患者存在新发缺血灶,其中8例为症状性缺血灶。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中SEP和MEP异常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MRI新发缺血灶均呈显著正相关(P < 0.01)。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中实时评估神经功能状态,帮助早期发现脑缺血事件并及时干预,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脏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已对比实验方式开展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开展,取期间我院收治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作为入组样本,借鉴奇偶数分组方式,将参与者均分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双心护理),行不同干预后,收集整理两组相关数据指标,引用统计学系统实施分析比较,观察结果变化。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皆显低,生活质量数据呈现较高数值,组间P值显示<0.05标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心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整体护理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术中进行运动诱发电位(M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EEG)监测。比较不同监测模式的严重报警和次要报警发生率,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结果:3项联合监测时严重报警和次要报警发生率均高于单项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监测的特异度为100.0%,诊断符合率为91.5%,灵敏度为91.5%,高于各单项监测(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特别是MEP、SEP和EEG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符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体位护理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72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72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6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36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体位护理模式的36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的临床转归情况、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结果:研讨组的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经体位护理模式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较低、临床转归情况优势,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通过体位护理模式的有效干预,有效降低患者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促进临床转归的改善,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性与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例脑外伤性与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效果、复发情况、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6例脑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外伤后均有颅底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与骨折关系密切,6例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中2例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4例为床突旁假性动脉瘤,1例为脑膜中动脉颅内段的假性动脉瘤。6例均行血管内治疗,其中瘤腔内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采用多支架辅助栓塞3例,ONYX栓塞1例;1例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创伤后动态复查,采用多支架辅助栓塞;所有7例患者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达到动脉瘤完全不显影,Raymond分级1级。术后复发2例,其中1例为单纯弹簧圈栓塞者,术后反复发生鼻腔大出血,复发后再次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达到治愈,Raymond分级1级。另1例为支架辅助栓塞术后3个月复查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发现复发,再次用弹簧圈补充填塞治愈。7例血管内治疗仅1例发生手术后脑梗死,为动脉瘤侧的颞顶叶梗死,出院时轻度偏瘫,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6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出院时mRS评分,0分4例;3分2例,其中1例康复2年后mRS评分由3分变为1分,可以正常工作,另1例康复半年后mRS评分由3分变为2分,目前仍在继续康复中。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出院时mRS评分为0分。本组无死亡病例。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8年,1年后DSA复查2例,1年后门诊CTA或MRA复查4例,未见复发,电话随访6例,未见明显复发表现,1例3个月后失访。结论脑外伤性和医源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医院的现有条件和材料的可获得性,选择合适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豆纹动脉动脉瘤临床上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其瘤体常位于脑实质内,且位置不恒定,瘤体通常较小,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报道了3例豆纹动脉动脉瘤患者,均以动脉瘤破裂出血起病,CT血管成像(CTA)检查均未发现动脉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豆纹动脉动脉瘤。1例行开颅动脉瘤切除术,2例行血管内治疗。2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即刻造影显示豆纹动脉动脉瘤不显影,Raymond分级为Ⅰ级。术后给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3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均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