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一、研究目的与方法1.科学的解释性教育问题。在总结性教育的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科学的提出性教育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澄清其存在的误区,以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科学的性观念,正视我国当前的性教育现状,并了解性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 标签: 历史现状 性教育 中国 教育问题 教育现状 科学
  • 简介: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人们性别偏好的集中反映,其严重偏离正常值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引入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借鉴并补充场域一惯习研究范式,通过对广东潮汕地区一个村落的村民生育行为进行定性研究,解释和分析性别偏好现象。

  • 标签: 性别偏好 场域 惯习 潮汕地区
  • 简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城市内部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原因而在空间上表现为一定结构。国内外对于深圳市这类新兴移民城市的人口和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还不多见,通过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分析结合的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使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人口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方面对深圳市的人口展开研究。具体来说,一是深圳市人口数量的分布和变化研究,主要通过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和多个人口密度分布模型来测算和分析;二是对于社会空间结构的分析,主要对人口普查数据的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属性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若干个主因子,然后根据各个街道这些因子的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深圳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模型。

  • 标签: 城市内部空间 人口空间结构 社会空间结构 深圳市 中国
  • 简介: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劳动力需求剧增,人口流动政策逐渐放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抱着改善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梦想流入城市打工。近三十年,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由1982年3000万激增到2005年的1.47亿。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女性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2001万,占流动人口总量(4242万人)的47.2%,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到工厂打工,因而派生出一个新的称谓——“打工妹”。

  • 标签: 女性流动人口 当代中国 性别认同 人口规模 劳动力需求 农村劳动力
  • 简介:文章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基于新家庭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就业对生育的微观影响,同时检验了个人资本(受教育程度和户口性质)和经济支持(丈夫收入)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妇女的就业对其生育(生育数量和初育年龄)存在消极影响;总体上个人资本会增强妇女就业对生育的消极作用,但经济支持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还针对妇女生育与就业的矛盾及未来政策着力方向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已婚妇女 就业 生育
  • 简介:<正>人口生态学是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生态学应运而生并得到蓬勃发展。在我国,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人口生态学也得到较快发展,这方面的论文不断涌现。然而在这些讨论中,往往表现出两种较为片面的倾向,即过份夸大人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和过份强调生态环境对人口发展与分布的制约作用。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

  • 标签: 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发展 生态平衡 制约作用 人口生态学 人口增长
  • 简介:<正>一、文化概念的引进“今天,文化已成为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之一,大到经济政治、饮食男女,小到西瓜啤酒、茶壶蟋蟀,皆成文化”(杨东升)。事实也确实如此,在现今社会,“文化”已被各界人士在各种场合中运用:饮食文化、城市文化、校园文化、雅皮士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大大超出了文化的原始定义和传统定义。

  • 标签: 市场人口学 文化引入 新视野 人口群 市场行为 文化模式
  • 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口发展的形势不断变化,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结构问题等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文化、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滞后,产生了一系列与人口因素有关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并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所关注的人口热点、难点问题。

  • 标签: 人口论坛 开办研究生 研究生人口
  • 简介: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生育水平已进入超低状态。面对杭州市低生育水平的状况及其趋势,应持什么态度,如何稳定这种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这是人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 标签: 发达地区 杭州市 低生育水平 人口出生率 计划生育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本文以国家官方网站的相关政策文件为样本,以政策支持农民养老为理念,以系统协调性为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民养老政策系统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农民养老政策系统不协调表现在主体子系统内部、客体子系统内部、主客体子系统之间、本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本政策系统与环境等五个方面。

  • 标签: 农民养老 政策系统 协调性
  • 简介:大量研究证实流动人口会降低全国各城市生育率水平,但是两者的数量关系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文以广东为例,利用1990—2005年广东流动人口和出生人口数据,对流动人口变动与广东出生人口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 标签: 流动人口 出生人口 广义差分法
  • 简介: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较弱,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尤为如此。流动特征、就业特征和人口学特征变量对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女性流动人口尚未形成明显的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意愿;打算回流者主要是职业声望较低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乡-城女性流动人口更是如此。这表明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推动农村城镇化”等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尚未明显提升中西部地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政府需要增强女性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引导其合理有序流动,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女性 流动人口 回流意愿 户籍差异
  • 简介:2004年7月,国家6部委下发了安全套推广实施意见,明确了在高危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的策略、方法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各级卫生防疫部门也成立了“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负责组织和开展对娱乐场所、吸毒人群、男性同性恋人群的预防干预工作。从艾滋病预防的角度来看,这一决策的进步性是显著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降低危害策略”的支持态度。

  • 标签: 艾滋病预防 社会预防 政府角色 价值冲突 中国 高危人群
  • 简介:与隔代抚养在中国生育(率)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的是,隔代抚养从定义到测量都鲜有讨论。这集中表现为有关隔代抚养的数据差异悬殊。文章认为,其原因在于各数据对隔代抚养的测量并不一致。进一步,文章梳理和比较了各数据中相关测量的异同,发现各测量主要存在“替代”测量、“支持者角度”测量、“主观”测量和“孙辈年龄未限制”测量等问题。本文主张,在家庭生育决策视角下,隔代抚养的测量应向“直接”测量、“被支持者”角度测量、“孙辈年龄受限制”的测量、“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测量方式转变,因为并非所有的隔代抚养都在家庭生育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标签: 隔代照料 生育决策 测量 角色
  • 简介:文章描述了在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中,多元复合文化影响之下珠市彝族生育意愿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发现影响珠市彝族的性别偏好和数量偏好的因素各有不同,由此也决定了这两个维度的变迁具有不同步性。女性的男嗣偏好更强,男性则更倾向多孩;女性地位及孩子的非经济性效用是影响性别偏好的主因,数量偏好则更多体现了养老保障、受教育程度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其变迁先于性别偏好。影响性别偏好的传宗接代思想的内涵也已发生了有别于儒家孝文化之传统意义上的变迁,但内植于观念层面的性别偏好的彻底变迁尚有待时日。

  • 标签: 珠市彝族 生育意愿 理想子女数 性别偏好 影响因素
  • 简介:根据1982—2005年间的历次人口调查资料,论文描述了25—29岁女性年龄组的就业、职业、教育与婚姻状况,指出急速的社会发展,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给大都市女性提供了不少发展机会,女性的职业结构优化。与此同时,女性也付出了一些成本,如婚姻的推迟和退出劳动力市场成为专职主妇。

  • 标签: 大都市 青年女性 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