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香港青年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创业氛围、政府支持和优惠措施都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大多仍处于创业初级阶段,且在公司运营及开拓上面临较多困难。此外,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熟悉内地创业环境,带来额外成本支出。创业者认同大湾区内地政府应当提供长期规划以解决医疗、交通、社保、置业等方面的问题,但更希望未来大湾区政府能给创业企业更多税收和场地租赁上的优惠政策。青年创业需要两地较长时间和耐心的培育。大湾区可以为创业者解决人才与市场两大痛点,在未来将会持续吸引香港创业人才。如希望能通过政策吸引更多香港青年来大湾区创业,大湾区内地政府应当在施政上着重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创业环境,为创新企业提供稳定的有可预见性的保障;打破信息壁垒,整合现有资讯,提供更便捷和准确的创业支援服务;实施同等待遇,提供更适宜创业的社会环境;加强与港澳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合作,吸引优秀创业人才及培育下一代创业者。
简介:本文选用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人力资本与劳动力作为投入变量,借助DEA方法测算了北部湾经济区五城市1995—2008年间的Malmquist指数,探究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是否存在追赶效应。实证研究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城市Malmquist指数的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及希尔指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存在着扩大的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行后,三大系数值均呈现稳步缩小态势,表明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着追赶现象。
简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指的是香港青年对自身的“中国人”身份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和文化认同,以及由此而塑造并在与国家的互动中所不断强化的国民意识和国族观念。也就是作为香港人的自我的个体认同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与内地各省份以及整个国家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融入强化认同中国人身份的过程。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建构一直是香港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自1997年回归以来,如何在香港青年中构建明晰的国家认同,推动香港社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国家和香港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港澳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前沿平台,其社会文化意义不亚于其经济意义。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为强化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增进香港本土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对祖国的认同都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中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地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整顿措施,经过近两年的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整顿成效不大,据了解,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贫困地区。为什么贫困地区国有企业脱困的难度比别的地区大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贫困地区的国有企业除了存在负债率高、管理不善等普遍问题外,还存在一些别的地区所没有的、严重地阻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因素。只有找出“病根”,然后“对症下药”,贫困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整顿工作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一、制约贫困地区
简介:由于地域差异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对外宣传工作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方面贫困落后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大外宣力度以加快和促进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拮据的经济状况所造成的外宣投入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贫困地区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加强形势教育,进一步提高对贫困地区外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对外宣传是对外开放的先导和桥梁。越是对外开放就越需要对外宣传。在国家发展和建设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