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国际公证联盟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召开成员大会、领导委员会、总理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会议。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率团出席了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2011年华沙总理事会、雅加达领导委员会会议决议,各国公证协会对本国一年来公证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公证职能发展”和“公证公共证明力与公证人地位”的主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哥伦比亚 公证人 段正坤 专业委员会 勋章 会议决议
  • 简介:作为现代民法(典)体系构造两种基本模式之一的《法学阶梯》体系是盖尤斯的《法学阶梯》所开创的。就实体法部分而言,这种体系表面上体现为以无体物为支撑的“人一物”式结构,实质上其核心为“取得方式”。“人一物一物的取得方式”才是《法学阶梯》体系的本质。这种意义上的《法学阶梯》体系为16世纪少数人文主义法学家所发现,“取得方式”成为他们对市民法进行体系化重构的工具。以权利为核心,以权利的取得方式为纲的现代《法学阶梯》体系可以作为建构我国未来民法典体系的一种选择。

  • 标签: 《法学阶梯》体系 无体物 潘德克吞体系
  • 简介:流浪乞讨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将面临的社会问题。本文探讨英美国家处理这一问题的历史经验,以及迁徙权的宪法保障在美国的历史演进。在内战后修正案通过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美国逐步确立了贫困人口的迁徙自由。尤其是经过20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后,美国社会普遍转变了对流浪乞讨的看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联邦法院开始通过州际贸易条款限制各州与地方控制穷人迁徙的法律。此后,法院又通过第十四修正案的正当程序和平等保护条款,撤销了某些禁止穷人流浪以及对新居民的社会福利施加不合理条件的地方规定。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穷人的迁徙权才可以说是牢固确立下来。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迁徒权是市场经济和人权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在法制统一的国家里,它是公民权的题中应有之意,因而应当受到宪法保障。迁徙自由的宪法保障不仅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国家统一和公民平等的重要体现。

  • 标签: 公民权 迁徙自由 流浪乞讨
  • 简介:英国地方政府在制度传统上具有组织自发性、历史演化性、直接民主性与职能有限性四大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英国地方政府的传统自治性。19世纪末期,两部地方政府法的颁布建立起组织结构统一、职能统一且以普选为基础的现代地方政府制度。此后为应对地方分权的诉求,新的立法不断补充和完善原有地方政府制度,产生了区域政府架构。从19世纪开始,中央政府建立起对地方政府的法律控制机构,并相应出现了济贫法委员会模式、地方政府委员会模式,以及全面与直接的控制模式三大法律控制模式的更迭。在不断深化的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地方政府慢慢失去自治色彩,甚至丢掉地方性特色,成为一个国家行政任务的地方分销者。在地方事务、地方知识以及地方财政的去地方化之后,现代地方政府仅是一个身在地方的中央代理机构。

  • 标签: 地方政府 地方自治 法律控制 去地方化
  • 简介:在中国政法大学的书店里已经买不到人文类的图书了。这类书对于现在读法学的大学生们来说,已经像言情小说一样可读亦可不读。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从入学之日起,他的命运就与司法考试连在了一起。司法考试,二十世纪末在中国大地上诞生的这一制度,把法学的应试教育成功地推向了极致。

  • 标签: 刑事一体化 中国 刑法学 刑罚 犯罪学 刑事司法学
  • 简介:解释方法论在日本民诉法研究中并不是显著的命题.长期以来,日本民诉法解释并不特别重视法律条文和立法者本意,解释方法论遵循的主要是利益衡量论,近年始有学者对它提出批判.日本民诉法解释方法论选择既源于民事诉讼法的目的被定位于纠纷解决,也与战后比较法研究中利益衡量论的引入有关.日本民诉法利益衡量论有别于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也有别于受德国法影响的亲实体法解释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并不局限于衡量或分配原被告之间的财产或价值,更多地蕴含了对作为制度利用者的当事人的便利、制度运营者的公共利益、民事诉讼程序的动态发展等要素的考量.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解释方法论 纠纷解决 利益衡量论 法教义学
  • 简介:<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红十标志的严肃性,正确使用红十标志,依照红十会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红十标志是白底红十。第三条红十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会的专用标志。除本办法规定的外,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使用红十标志。第四条红十标志具有保护作用和标明作用,二者不得混淆使用。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红十标志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地方各级红十会应当协助本级人民政府对红十标志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 标签: 红十字标志 医疗机构 红十字会法 保护性红十字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武装力量
  • 简介:英汉语言中表现为同词或同反义的例证尽管稀少,但作为一种罕见的语言现象,即一词多义(polysemy)的特殊表现形式,却令世人瞩目.本文旨在现有例证的基础上,对英汉语言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进行分类和分析.

  • 标签: 成因 同词或同字反义 分类 分析
  • 简介:引言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制度出现了重大改变,引入以西方法治理念为基础的司法制度,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改革。新的法律制度除了带来新的日常生活规则和新的纷争解决方法外,还带来新的社会阶层和职业,律师行业亦生于这个动荡多变的年代。

  • 标签: 中国法律文化 律师行业 《申报》 演变 近代 讼师
  • 简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落实“损害担责”原则的基本制度,其包括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等在内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立法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应采取赔偿权利主体依法授权索赔主体的模式;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的认定,应摒弃违法要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改革应该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应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多元救济方式,同时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面的立法。

  • 标签: 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索赔主体
  • 简介:引言"尊尊之中,寓贵贵之义".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也曾用"差序格局"几个字来形容中国古代社会.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严格的等级社会,君臣、父子、夫妇、男女、上下、贵贱之间,莫不有严格的分际和分野.

  • 标签: 略论 社会等级 法律地位 中国古代 社会演进 差序格局
  • 简介:证据规则立法演变呈现出如下规律:首先,在证明力问题上,法官的判断经历了从不自由到自由的过程,证据证明力日渐脱离法律的规定,而进入法官自由裁量的范围;其次,证据能力属于法律问题,应当成为各国证据立法的重心所在。我国当前证据立法与上述规律背道而驰,其中,证据能力规则不仅数量稀疏,而且质量不高;相反,证明力规则却显得相当庞杂,占据了证据规则体系的主干地位。为此,在将证据立法重心由证明力转向证据能力的同时,又要防止矫枉过正。一方面,我国尚未形成自由心证约束机制,仍然需要一定的证明力规则来制约法官的心证;另一方面,我国当前证据资源有限,证据能力排除规则又不宜规定过多,以避免对案件事实真相认定产生障碍。

  • 标签: 证据规则 证据能力 证明力 自由心证
  • 简介:从2003年6月的CNNIC诉3721到今年百度诉3721这两起网络关键搜索服务引起的案件来看,不管其背后的目的何在,我们均不得不承认网络关键的搜索服务已成为网络服务市场争夺的热点。中国在这一新兴领域没有现成的规范引导,造成目前各方混战。规范这一领域已是必然,但究竟是采用国家强制手段还是采用行业自律规范,正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法律要求的稳定性很难适应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完全放任的行业自律将有可能造成更深一层的垄断,其最终结果仍不利于网络关键寻址服务市场的规范。因此,只有将法律规范的稳定性、强制性与行业自律规范的灵活性、自愿性结合起来,才能使这一领域在有秩序的竞争中实现网络关键寻址服务商、企业和网民间利益的平衡。

  • 标签: 网络关键字 网络实名 法律规范 行业规范
  • 简介:探讨经济法的法律本位,不仅是为证明经济法部门的独立性,更重要的是从生成路径上发现法律部门之间的关联性。无论是民法个人本位受社会本位影响下的修正,还是行政法在转向社会本位上存在的限度,都是法律适应社会变化的结果。与其说是经济法选择了社会本位,还不如说是社会本位选择了经济法。

  • 标签: 社会本位 生成路径 演变
  • 简介:《大清律例》盗律各门中的例文涉及颇多特别人群与特别地域,对特别人群的盗行为及在特别地域发生的盗行为制定特别的处理规范,并在实践中加以施行。这些规范呈现出处罚加重、规则复杂、轻重失衡三个特点。我国当代亦存在类似的立法模式(广义而言包括法律、司法解释、刑事政策等),尽管古今立法并不同源,且具体规则相差甚远,但由于立法意旨之相通一因人、因地制宜,遂亦呈现出类似的规则复杂、轻重失衡的特点(但并未加重处罚)。这类立法模式一定程度冲击了国家法制的统一与协调,故应对其采更加克制、谨慎的态度。

  • 标签: 大清律例 盗律 特别人群 特别地域
  • 简介: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初期,单一的民商事法律规范足以调控市场秩序。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快速扩张和异化发展,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引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此时,无论是风险隔离机制还是资产证券化安全港制度均没有能力加以有效化解,以个体利益为本位的民商法也无法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经济法应有所作为,与民商法一起共同构成新的资产证券化调控秩序。经济法既是应对危机、遏制危机的法律,也是超越危机、完善国家调节的法律。

  • 标签: 资产证券化 次贷危机 调控方式 民商法 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