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2018年以来,东北亚地区多数国家间的双边安全关系改善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中韩两国作为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力量,双方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并加强具体合作,对于进一步提升中韩互信,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韩国主要对外经济政策,中韩区域合作对接的可行性以及中韩区域合作对接的选择路径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关于推动中韩区域合作政策对接,互利合作优化升级的五点建议。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环境改变的背景下,中韩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和“新北方政策”深度对接,利用好中韩司局级协商机制,加强在东北三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对话,将有助于打造可持续的经济合作样板,为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贡献合理方案。
简介: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藏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民主改革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飞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尽管西藏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但依然相对落后。从当前西藏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宏观手段和对口援助,极大促进了西藏的经济发展。但是,国家层面的帮扶已经接近最大限度,可提升空间十分有限。西藏自治区应及时改变以往的发展理念,逐步减少对外部因素的过度依靠,把区域经济改革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方向,从而继续保持西藏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
简介:摘要:整合重构现有的贸易协定,促进产业分工深化和区域价值链融合,是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亚太自贸协定网络演变的特征,模拟了不同路径下整合贸易协定的潜在收益。研究发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有明显的竞争制衡的关系。中国参与亚太区域贸易协定的整合有积极影响。RCEP将促进大多数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本文对进一步整合亚太地区贸易协定提出了对策。
简介: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从不同分类角度归纳总结了近15年来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研究的空间尺度仍以宏观、中观为主,缺乏微观区域尺度的研究;衡量指标选取上统计学与空间计量学并举;研究方法上往往直接引用国外,方法的适用性有待甄别;差异来源多限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社会文化因素分析不足;研究结论因时空范畴和衡量差异指标的选取而异,但区域间存在巨大差异已成为共识。最后对比国内外研究的差异,认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学者应往小尺度、细分市场、衡量指标的社会文化性、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关联性和动态性、理论与实证并重等方向改进与拓展。
简介:区域商品是指因历史、文化、地理、气候、人们消费习俗等诸因素影响而自然形成,并在一定区域内消费者具有消费偏好的商品。它是在中国以分散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状态下逐步形成的,一般为消费类商品,不等同传统商品。如广东的凉茶,贵州的折耳根,西藏的奶茶,河南的馒头,山西的陈醋,陕北地区的羊肉泡馍,广东、福建地区的功夫茶,云南、广东、福建、湖南、台湾等省和地区的槟榔,中国的月饼、汤圆、棕子等。这些具有区域特征的商品,既有市场运行的普遍性,又有市场运行的特殊性,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1)区域商品内含文化性;(2)区域商品消费群体具有区域性;(3)区域商品消费群体具有广泛性;(4)区域商品生产厂家之间基本无差异性;(5)区域商品一般均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简介:专利是衡量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提高专利产出效率和产业创新效率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点。以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工业38个行业的专利活动数据为研究样本,根据随机前沿模型(SFA),对中国区域专利产出效率以及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5年来,中国区域专利产出效率以及各产业创新效率平稳增长;中国的专利产出属于高效集约式增长;产业创新效率与区域专利产出效率密切相关,高科技产业创新效率是提高区域专利产出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生产创新的强大动力源。进一步提升专利产出和产业创新效率需从制度、服务、人力资本投入、专利成果转化等方面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