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钢淬火后总存在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对钢性能的影响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目前很少把残余奥氏体作为一个组成相,从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形态、稳定性、分布方式等诸方面来考察残余奥氏体在钢中的作用的这方面的报道,从而影响认识的深化.本文仅就残余奥氏体的数量、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这两个因素对钢性能的影响作些探讨.一、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对钢性能的影响及残余奥氏体数量的控制文献(1)用30CrMnSiNi2A钢作试样.最终热处理为900℃×40min加热保温后,进行230℃×60min的等温淬火十280℃×2h回火,用热水与干冰进行十50℃×15min(?)-60℃×15min的循环冷处理,分别进行了三次与九次.残余奥氏体的量分别为5.8%和4.5%,然后进行多冲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薄层状的残余奥氏体存在于马氏体板
简介:人的认识是一个有多种成份参与的复杂过程,它既包括理性成份,又包括非理性成份.过去,我们在研究认识论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认识论中的理性成份,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这种观点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可是,我们在注重认识论中理性成份的同时,却忽视、甚至否定非理性成份,把理性成份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当成唯一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行动、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通过这种形式变成‘理想的力量’”·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这里把理性成份和非理性成份均看成存在的反映.因此,重新对认识论中非理性成份进行评价,是认识论自身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必要课题.情感是非理性成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就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作点粗浅的探讨.什么是情感?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对此众说纷坛,莫衷一是.笔者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观点为依据,我们认为,所谓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的认识并不是机械地被外部条件所决定,外部条件对人的认识所起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各种内部条件来实现的.由于客观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