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日复一日的琐事用一地鸡毛蒜皮,铺成了我们生存的史诗.它是怪诞而又平庸、悲惨而带有喜剧性的.我们一切的收获与丧失,相遇与远离皆在其中.那一天,接到宫白云女士微信,告知她准备出版一本自己的诗歌评论集,这当然是一件大喜事,对于我们这些把青春和热血真诚地奉献给文学事业的不合时宜的人更是让人兴奋.不,激动,亢奋.且它唤起的复杂情思五味杂陈.我们算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了,互相关注,互相鼓舞,探讨各种诗学问题,但从未谋面.只知道她居辽宁丹东,低调做人,勤奋地思考与写作,一系列闪耀着炫目才华的诗,尤其是诗评,源源不断推出,令诗歌界的关注者为之惊讶并深深地钦慕.她对诗的深情真类似于一个酒徒对酒的感情.于是,当她很客气很委婉地提出能不能为她写几句话时,我当时极为爽快地答应了.事后又隐隐有些不安惶惑——是啊,我有什么资格为她的评论集写序呢?每个人都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永恒之谜,我们的所谓'理解',必包含隐匿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何况,对诗的评论、解读与剖析,本身就是一件难事.'莫名其妙',这个词用在这儿是合适的.妙,妙,但莫名其妙.而对于一个诗人对诗的评论,再度进行评论,那就更加让人感到困难,甚至难以下手.另外,闯荡诗江湖多少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写序的重重内幕,谁又不略知一二呢?某些名家的序言乃是'拉大旗做虎皮',随手翻翻,草草成篇,甚至是作者所写经名家同意挂上人家的名头罢了,这样的序言,不是在死皮厚脸嘲弄诗的真诚吗?所以,写序实在是个严肃的事儿.但既然允诺,必当迎头而上,让作者满意也让自己满意,而这首先从对宫白云的大量评论本文的深入阅读开始,一场美妙的心旷神怡的'精神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简介:1952年,年仅12岁的宫海生过早地失去了母爱。由于父亲只身在外工作,从此照看奶奶、年幼弟妹和田间劳作的家庭重担便落在了他的肩上。宫海生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田间,默默地承受着奋争着。1959年,他勉强读到初中毕业,便因连基本温饱都解决不了而辍学。可宫海生始终没有死了那颗读书的心。他父亲也从来没有放弃那望子成龙的梦,四下托人找关系,把海生送到了洛阳读技校。然而,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宫海生就读的技校便被迫解散了。就在那样一个年头,那样一个如何想法维持生命的年头,国家对农村放宽了政策,宫海生默默地上山开起了荒地,重新替父亲挑起了沉沉的家庭重担。他的勤劳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在农村干部选举中,他被选为生产队干部,一干就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