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昆剧在清代中期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从优秀剧作家涌现的数量和剧作的质量来看,这一时期与明代相比,昆剧的创作无疑正在走向衰落;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正是剧本创作的颓势导致昆剧开始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最终以表演为核心的折子戏兴起,取代了明代昆剧全盛时期以全本戏搬演为主的演出模式。近代戏剧家姚民哀曾评论道:“昆曲一道,源头远久。……降至前清乾嘉之时,海内作手虽不若前朝之盛,而粉墨登场之优孟,即起李龟年、黄幡绰于地下,恐亦日天宝当年之所谓梨园子弟,亦无此嬗盛也。”

  • 标签: 昆剧 舞台演出 牡丹亭 史考 写真 剧本创作
  • 简介:根据张天翼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包氏父子》在电影史上一直居于边缘的位置,其原因一方面固然与既往的论者囿于左倾的“进步观”,看不出其真正的价值有关,另一方面也还与很多论者的某些狭隘的电影史观有关。因此,有必要从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立场审视、勾勒电影发展的轨迹,惟其如此,像《包氏父子》这样的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才不仅不会被忽略,而且会成为整个电影建构的主干,进而才能真正揭示出电影运行的内在的美学规律。

  • 标签: 《包氏父子》 电影史 现实主义电影美学
  • 简介:渐趋废除曾经盛极一时的拨弹改用指弹,无疑是琵琶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革新,史家多是根据正史文献资料推测并得出指弹技法始于“唐·贞观中”的结论.然而早在此前150多年北魏时期大同云岗石窟中就已出现过乐伎指弹琵琶的浮雕形象.而完全由指弹取代拨弹的历史年代可能在宋、元之交,指弹技法的真正全面普及则在明代。

  • 标签: 琵琶史 指弹 拨弹
  • 简介:所载的"唐乐"是宋代教坊乐在域外的遗存.它不仅记录了一批在中国失传的曲目、词调和词体,呈现了队舞曲调的联缀方式,通过"令"、"慢"、"嗺子"、"曲破"、"中腔唱"、"踏歌唱"等音乐术语提示了当时词曲演唱的主要类型,而且也揭示了宋代教坊乐作为俗乐的基本性格、其服务于节庆活动的功能及其在两宋之间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是:音乐的舞蹈成份与表演成份增加,繁声急节的曲破取代大曲而流行.

  • 标签: 高丽唐乐 队舞祝寿 曲破
  • 简介:<正>一个山一样壮阔、古朴、粗犷、奇特的大型音乐舞蹈——“舍把”,正激动着人们的心潮。“噢——喂——”。“梯玛”(土老司)一声喊,山在应,壑在应,人在应。祭祀队走来了,唱着《梯玛神歌》。摆手队走来了,唱着《摆手歌》。司仪队走来了,唱着《龙凤歌》。社旗队走来了,唱着《出战歌》。炮仗队走来了,咚咚喹、唢呐配着溜子敲打。每年正月,这个民族都沉浸在音乐、舞蹈的海洋中,创造着无字的音乐史诗。1983年正月初九,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马蹄寨,我们有幸参加了土家族隆重的“舍把”节,被壮美的歌舞场景所感动,便产生了遨游这个民族音乐历史长河的狂想。

  • 标签: 土家族 龙山县 司仪 战歌 永顺县 音乐史
  • 简介:中国音乐美学到宋明理学,始真正获得思辨的美学品格;中国音乐美学的新进路,与当时"已发""未发"的哲学讨论有关。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心-情关系、理-欲关系乃至礼-乐关系,是发展的,不是静止的,至北宋有一个清晰的思想"向内转"的倾向;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如《乐记》等,有长时段考察的必要,对《乐记》与《中庸》关系的认识,涉及文献思想来源问题,需要再讨论。

  • 标签: 宋明理学 《中庸》、《乐记》 已发-未发 中-和
  • 简介:从古希腊到教会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没有钢琴,也没有交响乐团,甚至连五线谱都没有,我们要说的就是那时候的事儿,关于古典音乐的故事。古典音乐是属于西方的文明。那西方的文明起源于哪儿呢?是古希腊。古希腊的人民,是一群勤劳而聪明的人,他们不喜欢打仗,不喜欢凑热闹,就喜欢静静地学习。如果你听说过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托勒密,没错,他们都是古希腊的"学霸"。

  • 标签: 音乐史 古典音乐 文明起源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交响乐团
  • 简介: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其历史发展的记述论评,除历代正史各有“音乐志”或“乐律志”的记叙外,还有散见于各种各样的野史、诗文、小说、笔记中的大批史料,内容丰富,领域广阔。但真正将中国音乐作为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著书立说名之为“中国音乐”,则是本世纪初的事。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自四川学者叶伯和第一部专著《中国音乐》问世以后,随后出现了一批通史,专史著作:

  • 标签: 中国音乐 叶伯 小史 中乐寻源 郑觐文 萧友梅
  • 简介:前言郑觐文作为一位曾为中国音乐史学的创建和发展留下著述,曾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和繁荣作出过努力且颇有贡献的人物,而今几乎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目前所见,只有《辞海》中有一郑觐文的条目,引录如下,以作介绍:郑觐文(1872——1935)江苏江阴人。清诸生。能弹琴和琵琶.1918年在上海创立大同乐会,旨在提倡“国乐”;曾仿制各种古乐器,崇“雅”黜“俗”,大事宣传。著有《中国音乐》持论迂远,杂有臆断。所编《箫笛新谱》一书,录存不少民间曲调.

  • 标签: 郑觐文 中国音乐史 中国民族音乐 江苏江阴 民间曲调 王光祈
  • 简介:一九八三年正月初九,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马蹄寨,我们有幸参加了土家族隆重的“舍把”节,被壮美的歌舞场景所感动,使产生了追溯这个民族音乐长河的想法。要追溯土家族音乐历史长河,我们需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土家族的源流,二是古代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的关系。

  • 标签: 马蹄寨 巴俞 史考 土家族地区 诗三百 巴人
  • 简介:在文艺复兴音乐断代的编纂中,历史分期是著者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文艺复兴时期的边界如何确定?时期内部音乐演变的阶段性怎样划分?这不仅是这一领域历史研究与写作的传统的积淀,而且更体现出历史编纂者们观察问题的视角,及所采用的学术原则和方法。奥地利音乐历史学家安布罗斯最早把15、16世纪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为文艺复兴音乐断代的奠定基础。以里曼为首的一些德国音乐学家则主张把14世纪划归文艺复兴。然而20世纪大多数历史学家还是遵循了安布罗斯的分期传统。在断代内部阶段划分方面,里斯、布朗、阿特拉斯、珀金等的音乐断代著则依据各自的编原则对内部分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 标签: 文艺复兴断代史分期 断代的边界 时期内阶段划分 原则与观点
  • 简介:“龠”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件关乎音律音阶的起源乃至华夏礼乐文明源头的神秘吹管乐器。其形制,据汉代以降的历代文献记载,是一种如笛、似笛的“单管”乐器,是中国“笛”类乐器的先祖,其形制及吹法并未真正的失传,至今仍生生不息地活在民间。但在当代的辞书著中,“龠”却被完全错误地定说为状若排箫的“编管”乐器。我们应当重新检点故籍、尊重历史的成说及当代客观科学的考证,对“龠”的错误定说予以全面的拨谬返正,还“如笛”“似笛”的古龠历史之真实。

  • 标签: 龠如笛 龠象排箫 单管 编管 形训
  • 简介: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在上海音乐学院基础深厚并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1927年自我院初建以来萧友梅博士、黄自先生等前辈理论家、作曲家便已高瞻远瞩地奠定音乐理论学科方向。1949年我院率先建立了全国最早的音乐理论基地——音乐研究室,其中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随后1956年民族音乐系成立,下设音乐理论专业,中国音乐的研究与教学便在1950年代初具规模。

  • 标签: 中国音乐史学 学科建设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理论 1927年 1949年
  • 简介:文章就美国音乐学者罗伯特.P.摩根撰著的《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的写作背景、写作内容以及写作特色进行探讨,评价其写作得失,并讨论音乐断代的写作类型及对音乐史学的意义。

  • 标签: 摩根 20世纪音乐 断代史 经典论著 写作类型
  • 简介:发展学生的史学领悟能力,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认识音乐发展的内在规律,考察音乐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解释音乐事件的因果关系等能力,不在于课堂中的操纵和灌输,而在于对音乐进行忠实的传递;不是致力于支配学生的思想,而是致力于使学生具有支配自己的实力,能够进行富有独创性的思考。

  • 标签: 音乐史 教学 史学思维
  • 简介:读乐、音乐家传记、乐评文字,乃至音乐词典,发现有用的资料,随手抄下,已成为一种嗜好。我的笔记本中,大多只是收集些零珠碎玉而已。其中却也有三本书的笔记,大抄特抄,只怕漏掉了好东西。书是借来的,不得不埋头赶抄。这三本书中有维努斯的《协奏曲》。维努斯这本经常被提到和引用的书,出版于五十多年之前,我之所以读得入迷抄得起劲,是

  • 标签: 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 乐史 浮雕 莫扎特 克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