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究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及与其临床病理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7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分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33例)、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组(91例)及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组(46例)。分析3组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以及DR特征。结果:3组间相比,TNBC组和HER2阳性组肿块较大,ER阳性组较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7,P<0.05);TNBC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ER阳性组和HER2阳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31,P<0.05);ER阳性组患者肿瘤边缘毛刺数多于TNBC组和HER2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2,P<0.05);HER2阳性组和ER阳性组患者肿瘤内部微钙化灶数高于TNB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32,P<0.05)。结论:采用DR检查能够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采用超短时间曝光的数字X线摄影(DR)调节控制技术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11-2012年所做DR调节控制和固定控制随机各选80例婴幼儿胸片,对所有胸片的质量由放射科中级以上医师和技师各2名进行分析,对甲、乙、丙、废片分别统计,并通过细微结构的显示率来对所做婴幼儿胸片进行评价。结果数字X线摄影调节控制的胸片甲片为72%,乙片为18%,丙片为10%,未出现废片;数字X线摄影固定控制的胸片甲片仅为40%,乙片为50%,丙片为26%,废片为2%。DR调节控制影像的婴幼儿肺内的细微结构显示率达到了100%,而DR固定控制影像的该项数据为90%。结论在婴幼儿胸片的诊断图像质量方面,DR调节控制要明显优于DR固定控制影像。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在医院信息化部门工作经验,对医院病历档案数字化工作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主要涉及数字化病历档案范围的选择、数据信息深度加工的内容、相关扫描参数的设定、图像处理的要点、数字化加工组织形式的优劣分析、OCR识别效果的比较、PDF病历档案的命名方法及其他数字化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