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4-2015间我院7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1月-201512月间收治的72例溶血病新生儿进行研究,对患儿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就血清学检测结果而言,所有患儿均为阳性,有66例(91.67%)ABO新生儿溶血病,5例(6.94%)Rh新生儿溶血病,1例(1.39%)不规则抗体。结论通过对患儿进行血清学检验,有利于尽早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断,及时为患儿采取治疗措施。

  • 标签: 血清学检测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工作,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6—2017共314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314例不良反应中,男女之比为1.041,男性略多于女性;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190例,占60.5%;其中以静脉给药的方式为主,占75.2%;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30.3%,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占24.8%;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5.7%,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占32.8%。结论应提高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水平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统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08~2015昆明市城区和郊区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2008至2015昆明市城区、郊区集体儿童定期健康检查率与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定期健康检查率低于标准要求;定期健康检查率城区集体儿童高于郊区集体儿童(P<0.01);城区集体儿童龋齿、弱视和佝偻病患病率高于郊区集体儿童(P<0.01);郊区儿童低体重、贫血患病率高于城区集体儿童(P<0.01)。结论我市儿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城区集体儿童应加强对龋齿、弱视和佝偻病的预防,郊区集体儿童应加强对营养不良疾病的预防。

  • 标签: 儿童 健康 状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的三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3月-20173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而研究组则采用规范三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用规范三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阶段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患者 综合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三甲等医院的义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方法以分层抽样法选取600例三甲等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其中医生200例,护士400例,以医生为医生组,以护士为护士组,对比两组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结果医生组对个人死亡态度、对患者死亡态度、对临终关怀态度及了解临终关怀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护士组(P<0.05),而两组需学习临终关怀学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三甲等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中,医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护士,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护士临终关怀的教育。

  • 标签: 三级甲等医院 医生 护士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中医药康复治疗模式干预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昆山市康复医院(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20176月—20186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于西医治疗基础上添加三中医药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忧郁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忧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忧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三中医药康复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忧郁程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三级中医药康复治疗 脑梗死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判定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三康复护理在提升其运动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数字表达法分为50例三康复护理组和50例常规康复护理组,分别实施三康复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结果在实施康复护理前,两组患者DNF评分、Fugl-Meyer评分差异不大(P>0.05),康复护理6个月后,三康复护理组患者的DNF评分(26.15±2.31)分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31.24±2.67)分,而Fugl-Meyer评分(52.36±9.54)分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41.24±8.89)分,且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实施三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功功能恢复,在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三级康复护理 运功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伏注射对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中医骨科门诊收治的109例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三伏注射组,38例)、试验组2(三九注射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1采用三伏注射联合钙尔奇D片,试验组2采用三九注射联合钙尔奇D片,注射药物均为黄芪注射液;对照组仅口服钙尔奇D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试验组在骨密度测试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注射液伏注射联合钙尔奇D可以显著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20156月至2016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O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与联合用药情况,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结果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顺序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其中有90例(71.4%)患者使用一种药物治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20例(15.9%),16例(12.7%)患者联合使用三种药物进行治疗;且同时显示患者用药频度越大,ODDS越大,所有患者的DUI≤1,并无滥用药物的现象。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典型药物进行治疗,主要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患者用药结果科学、合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居民意外伤害的原因,为更好的预防意外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1月—201612月间监测的的666名意外伤害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意外伤害中男性占39.34%,女性占60.66%;发生原因主要依次为跌落/坠落(68.92%)、刀/锐器伤(21.02%)及钝器伤(7.06%);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年龄组依次为60~74岁(38.29%)、75~89岁(20.42%)、45~59岁(17.12%);主要发生的地点依次为家中(64.71%)、街道/公路(11.41%)及公共居住场所(10.06%);发生意外伤害时主要从事的活动依次为休闲活动(55.56%)、家务/学习(29.58%)和有偿活动(10.36%);发生的部位主要依次为上肢(32.58%)、下肢(32.28%)。结论社区伤害主要以老人跌倒、坠落为主,医疗机构应加强意外伤害救治各环节的建设,及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 标签: 意外伤害 社区 建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以我县2014—2016手足口病例报告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手足口病流行的特征分析。方法以2014—2016手足口病例监测数据以及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等资料做研究分析。结果2014—2016共出现248例手足口病例,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报告有73.38%(182/248)例占比最高;且女童3来的发病率为40.19%(96/248)明显低于男童58.83%(13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7,P<0.05);3来各年各月都有发病,发病的高峰期为6月及9月,通过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表明主要感染为肠道病毒CoxA16(53%)。结论本县以5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段,且有明显的人群以及季节性,应在手足口病的临床预防中应该加强护理应急管理,根据其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防治工作以减少发病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制备过程中导致溶血,出现血浆发红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血液制品质量。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61月—201712月期间我血液中心制备成分血液情况,对发红血浆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不合格原因,探讨影响血浆发红质控的关键环节。结果成分科血浆发红报废的主要原因是采集的全血在待检库低温冰箱保存时间过长。其次是血液采集的源头和成分滤白过程指控不到位。结论血液中心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关键环节的质控,从而减少血浆报废,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溶血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1月—2018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以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的18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40株菌株,其中68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8.33%,30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2.5%;同时,114株为多重耐药菌(MDRO),占47.5%,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大肠埃希菌以及耐炭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结论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比较合理,但是也应该加强药学管理,预防耐药菌。

  • 标签: 病原菌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毫秒节律反馈训练技术在中枢神经康复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中枢神经康复患者80例,对患者采取毫秒节律反馈训练技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枢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康复中采用毫秒节律反馈训练技术,能促使患者中枢神经康复,效果显著。

  • 标签: 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 中枢神经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二预防规范性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5月~20141月收治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试验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基础疗法)、研究组(二预防规范性疗法),并于预后评估总体疗效。结果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病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行二预防规范化疗法作用突出,可提高治疗配合度,增强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二级预防 规范化治疗
  • 简介:摘要手术室既是体现外科医技水平的核心技术部门,也是医院创造收益的一个重要的核算部门。随着手术室医用耗材品种越来越多样化,科学的管理各类手术材料,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手术室耗材消耗管理作为医院管控的核心,通过数据库软件、信息管理系统等对所需要的物品进行精细化管理,从各种耗材的采购、保管、验收、使用、财务结算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促进医院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更好的为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手术室 二级库房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二预防进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142月~2015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住院期间实施规范化管理,采取措施加强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对比分析患者住院前、出院后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二预防依从性情况。结果出院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明显提高,二预防依从性也有明显提高,与住院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加强规范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对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感染情况,进行系统比较,得到统计学结论,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4至2017医院感染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至2017共调查住院精神病患者2266例,感染病例26例,现患率为1.14%。结论住院精神患者病患者,现患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3.7%。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现患率 分析
  • 简介:摘要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医联体模式下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路径,提出通过整合医疗志愿服务内容,突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功能,发现个案并介入干预等方面,从而提高三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功能。

  • 标签: 医联体 三级医院 医务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畸形胎儿产前诊断中采用Ⅲ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12月—20182月收治的40例孕妇,所有孕妇临床证实为畸形胎儿,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为常规超声诊断方案产妇,观察组产妇为Ⅲ产前超声诊断方案产妇,比较两组产妇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诊断准确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产妇诊断准确率为90.0%,对照组产妇诊断准确率为50.0%,观察组产妇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畸形胎儿产前诊断中采用Ⅲ产前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效果,相对于常规超声诊断而言优势显著。

  • 标签: 畸形 产前诊断 Ⅲ级产前超声诊断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