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腹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抗结核药物常规治疗及穿腹抽液,对照组注射0.9%的氯化钠溶液20mL,观察组使用尿激酶100000IU加0.9%氯化钠溶液20mL进行腹腔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注药次数、腹腔积液平均吸收时间、腹膜平均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腹膜粘连,腹膜粘连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出现6例腹膜粘连,腹膜粘连发生率为40%,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内尿激酶注射能够减少患者注药次数,降低腹膜增厚,促进腹腔积液吸收,同时降低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脑膜炎患儿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至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质量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听力、智力、语言障碍以及头痛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脑膜炎患儿临床护理质量,进而促进临床患儿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足月儿,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两组,分别记录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分析容易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共61例足月儿纳入此次研究,其中有并发症组35例,无并发症组2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入院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儿在肌张力异常和脑脊液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反应差、抽搐、拒奶、黄疸及前囟饱满等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血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脑脊液白细胞、糖浓度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肌张力异常为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困难,有较多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影响足月儿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肌张力异常及脑脊液蛋白水平,其中肌张力异常是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8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将82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胸液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微创胸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各项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胸腔内注入肝素与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肝素联合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胸水消失时间及胸膜厚度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胸水消失时间及胸膜厚度可知,采用肝素联合生理盐水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胸水消失时间及胸膜厚度明显优于采用尿激酶联合生理盐水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胸腔内注入肝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胸腔积水残留及粘连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2例,时间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基础护理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6.8%)显著高于参照组(80.7%),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将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抽调2015年5月-2017年5月就诊我院的74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本组患者中37例采用常规护理,其余3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记录护理一个月后两组患者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水平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一个月后患者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水平明显要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6,t=3.647,t=4.208,P<0.05)。结论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病理在结核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结核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临床病理检查,分析结核性宫颈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结核性宫颈炎的临床特点,评价结核性宫颈炎的诊断情况。结果本组14例结核性宫颈炎患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下腹部不适、疼痛等,且临床检查表现为宫颈糜烂、肥大、溃疡等,通过临床病理检查可知,结核性宫颈炎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以结核性肉芽肿为主,主要位于宫颈管粘膜的间质内,少数位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处或鳞状上皮下,且病变伴随着显著的干酪样坏死。结论在结核性宫颈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根据病情特点、临床检查表现,结合临床病理检查,可为准确诊断结核性宫颈炎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无痛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对支气管结核导致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支气管结核导致气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无痛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0%,没有不良反应。结论利用无痛支气管镜介入球囊扩张法对气管结核性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