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以30例临床确诊为肋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X线首次检查即发现55处骨折,6处可疑骨折,可疑骨折经多轴位透视点片检查后均确诊为骨折;且检查发现胸腔积液15例,气胸14例,肺挫伤13例,皮下气肿6例,纵膈其中1例。CT检查发现54处骨折,另发现胸腔积液17例,气胸14例,肺挫伤14例,皮下气肿6例,纵膈气肿4例,肋椎关节脱位4例,脾挫伤3例,肾损伤1例。两种检查骨折、胸腔积液、纵隔气肿、肋椎关节脱位、脾挫伤的确诊率相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检查可将大部分肋骨骨折确诊,但对脾肾等脏器损伤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率却不高,而CT检查可发现部分肋骨骨折,但不能帮助判断是哪一个肋骨骨折,且对脾肾等脏器损伤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率相对较高,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肋骨骨折临床诊断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肿瘤患者诊断中X线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36例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骨肿瘤患者X线资料进行研究,同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骨肿瘤患者诊断中X线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相对于病理学检查结果,X线检查诊断结果具有88.9%正确率,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X线平片检查能够将骨质破坏基本情况、骨质破坏区直观的显示出来。结论X线影像学检查能够对骨肿瘤和骨质破坏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在基层医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该检查也有一定局限存在,临床进行骨肿瘤诊断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临床表现,进而促进临床诊断骨肿瘤正确率的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腺肿瘤的钼靶X线诊断及其摄影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以及穿刺活检确认的20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钼靶X线的临床摄影资料。结果经诊断得知138例患者为良性肿瘤,其X线征象显示肿块为椭圆形、圆形的,触诊结果较软。62例恶性肿瘤者的钼靶X线征象中,37例显示肿块为不规则形,所占比例为占59.7%。25例为类圆形,所占比例为占40.3%。32例显示有微小的钙化,所占比例为51.6%。4例显示局部浸润,所占比例为6.5%。触诊结果较硬,X线的测量比值小于临床。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是临床上检查乳腺肿瘤的首选方法,可以显示乳腺癌主要的直接、间接征象,对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乳腺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与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且经手术诊断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X线和螺旋CT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分别统计和计算两种影像诊断准确率和分型诊断漏诊情况。结果X线检查准确诊断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含14例可疑诊断者),诊断准确率为73.33%,分型漏诊结果为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2例,Ⅴ型4例,Ⅵ型9例;CT扫描准确诊断8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8.89%,仅Ⅵ型漏诊1例患者。假设检验表明,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螺旋CT扫描更能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并对其进行准确分型,有利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6年1月各科室收治的92例患者中,按各自疾病症状分为胸部外伤组(n=50例)、呼吸道症状组(n=25例)、异物吸入者(n=11例)、腰痛组(n=6例),均经X线透及放射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经X线透视检查,50例胸部外伤患者中35例疑似骨折得到确诊,15例显示有裂纹骨折合并轻微错位情况;15例呼吸道症状患者中9例肺炎患者确诊为肺门占位,3例结核患者属于第一肋软骨钙化,有3例患者经检查为占位性改变,其中有2例属于乳头影,1例属于心包脂肪垫;11例异物吸入患者经检查均有主支气管活瓣阻塞性改变,其中左侧6例,右侧5例;6例腰痛症状患者经检查均发现有泌尿系结石。结论普通X线透视因以快速、准确的特点,在辅助放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采用X线与CT联合检查模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我中心确诊的200例肺结核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分别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及CT检查。将X线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分别与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X线检查及联合检查影像学扫描结果情况。结果X线检查结果与病原学检查结果差异性较大(P<0.05),联合检查结果与病原学检查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联合检查空洞、支气管病灶、渗出病灶、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影像学扫描结果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果,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X线与CT平扫,能够更为准确的患者影像学成像结果,为后续肺结核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起到了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