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病例患者,男性,1岁7月。因上腹部胀大,腹部巨大包块和肝大3个月入院。体查:剑下饱满,轻压痛,扪及肿物;患者食欲不振,无明显呼吸困难和下腔静脉梗阻症状。无呕吐、发热、便秘、腹泻和体重减轻等相关症状,发育良好。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n)102U/L(正常值5—40U/L),谷草转氨酶(AST)37U/L(正常值5—40U/L),甲胎蛋白(AFP)17ng/ml(正常值0—40ng/m1),癌胚抗原(CEA)13ng/ml(正常值0—40ng/ml),CAl2523U/L(正常值0—35U/L)。B超和MRI检查:肝右叶囊实混合性巨大圆形肿物,直径15.6cm,边界清楚,凸向左膈下,占据左上腹腔,拟诊为肝脏肿瘤。于2005年12月7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巨块形肿瘤位于肝脏左外叶,伸展到左膈下,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包膜尚完整。行肝右叶切除术。肿瘤切面呈蜂窝状,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大量暗褐色液体。病理结果:为增生的纤维组织,血管较丰富,混有胆管结构,肝脏间叶性错构瘤(见图1)。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梗后心脏破裂的临床表现、诊疗思路及危险因素等。方法 回顾分析1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诊治过程。结果 通过对1例放置支架完成血运重建后心脏破裂死亡的病例分析报道。结论 出现急性心梗后的前两周,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即使立即完成了血运重建,心脏破裂仍不能完全避免,早期干预可能会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患儿男,3岁5月,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胸部CT提示支气管肺炎,CRP、血沉明显升高,诊断支气管肺炎。合并大量蛋白尿,铁蛋白升高明显,骨髓见噬血细胞。常规抗感染后疗效欠佳,改阿奇霉素抗感染之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支气管肺炎合并肾脏及骨髓受累在临床上较少见。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病例资料报道分析研究B超载肾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多种手段检查并确诊,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并观察其B超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以临床诊断结果为依据,判断B超诊断的符合率、误漏诊率。结果30例肾结核的患者中,经B超检查共检出25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33%,其余5例患者中,被误诊为肾结石、肾积水、肾炎症性改变的各有1例、1例、2例,误诊率为13.33%,1例漏诊,漏诊率为3.33%,总误漏诊率为16.67%。结论B超诊断肾结核是一种无创、简便、经济性好的手段,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为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总动脉部分切除后应用颈外静脉1期重建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1例患者进行了右侧颈总动脉部分切除,应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进行Ⅰ期血管重建。本患者为女性31岁,甲状腺髓样癌晚期,欲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检查发现甲状腺右叶肿瘤灶和颈部转移肿大淋巴结将右侧颈总动脉下部一段绝大部分包绕,长度约4cm,术前行球囊阻塞实验阴性。手术中在肿瘤包裹的颈总动脉段上下各保留约0.5mm安全界后切除右颈总动脉约5cm,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连接重建,颈外静脉管径为颈总动脉管径2/3,手术成功,术后愈合良好,Ⅰ期愈合,无并发症。术后3d、1w、1月,2月,6个月,1年后分次复查,重建血管未见堵塞。结果随访12月,患者未出现脑缺血症状,管壁变厚,考虑静脉壁部分动脉化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的手术方法较应用大隐静脉修复,具有简便,时间短,手术切口少,创伤小等特点,重建后未出现因动脉压力高引起重建静脉管壁怒张或破裂等情况。但手术例数少,统计学比较无法进行,需长期积累。总结颈外静脉代替大隐静脉行颈总动脉置换、重建,优点多,创伤小,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