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年来,基于光子计数探测器成像的能谱CT(ComputedTomography)是辐射成像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设置不同的能量阈值,光子计数探测器可将不同能量的入射光子分能窗计数,使采集信号携带了能量信息。通过对多个能窗的CT数据进行解析,能谱CT不仅可以进行物质识别,还可以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等特点,并降低被测物体所受辐射剂量。本文从光子计数探测器、能谱CT重建算法和能谱CT系统三个方面对能谱CT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①光子计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标定方法,并讨论影响标定的因素;②能谱CT的多能分解方法和重建算法;③能谱CT系统平台及应用;最后总结了各个方向的研究内容及热点。
简介:摘要:腰部助力外骨骼是一种辅助人体腰背部发力,从而减轻人体的腰部负担的机器人。腰部助力外骨骼通过处理传感器感知的人体信号,经过控制算法实现助力效果。本文首先总结了腰部助力外骨骼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将腰部助力外骨骼系统的控制策略按照控制的信号不同进行了分类并分别对不同外骨骼的控制策略的定义以及优势和应用展开了详细描述,最后对腰部穿戴式助力外骨骼的发展前景与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与总结。希望给与研究人员在外骨骼控制领域的灵感,促进我国在外骨骼领域的发展。
简介:摘要泡型肝包虫病是我国西部偏远农牧区多发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但恶性程度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根治性肝切除,但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尚无同一标准,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较广泛的术前肝功能评价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囊性包虫病104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4例资料完整的肝囊性包虫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04例肝囊性包虫病中,74个包虫性囊肿行肝包虫腔内注射95%乙醇内囊摘除术,14个包虫性囊肿行包虫外囊摘除术,16个包虫性囊肿行肝部分切除术,均临床治愈,术后随访1~7年,失访13例,复发2例,1例合并胆管细胞癌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是肝包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肝包虫囊壁形态和周围解剖关系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包虫外囊摘除术为肝包虫病的最佳手术方案,而对于肝囊性包虫病外囊难以剥离时,则应采取肝部分切除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葛根四虫汤治疗后的效果并且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自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入住我院的颈椎病患者选为本次研究的的观察对象,共计111例,随机的将这111例患者分为A(对照组)、B(观察组)两组。A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案采用的是传统的西医方面的治疗方法,B组(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是常规的西医治疗(本次所选的颈椎病患者均为非手术治疗)结合中医治疗(煎服我院配制的葛根四虫汤),然后观察并比较在接受治疗后A、B两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方面的程度。结果将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总的缓解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为B组(观察组)患者总的缓解程度是74.55%,A组(对照组)患者总的缓解程度是64.29%,将两组患者的缓解程度相比较,可以得出B组(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的效果要好于A组(对照组),P>0.05,即这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所产生的效果相互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上的意义。结论对于患有颈椎病的患者,选取中医内服加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在缓解病情方面的效果更好,相对于单一疗法更具有临床实践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所参加的全国寄生虫形态学间质评误报原因分析,找出对寄生虫形态识别能力的薄弱点,并针对性的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对各类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误诊,为临床对寄生虫疾病的诊治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为本地区消灭寄生虫病做出应有的贡献。方法对2002~2014年(除2003年和2004年)所参与的全国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回报成绩进行回顾分析,利用EXCEL表格对11年的135幅寄生虫图片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其误报原因。结果本实验室11年中参评的135幅全国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图片中,124幅与参考答案一致,11幅与参考答案不符合,正确率为91.85%误报率为8.15%。结论从事寄生虫形态学的工作人员对各类人体寄生虫及其虫卵形态的鉴别能力不足,尤其对少见、罕见寄生虫及其虫卵形态的识别能力较差,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寄生虫及其虫卵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并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逐步提高对各类寄生虫及其虫卵形态的识别能力,才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病原学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