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颈静脉插管因其具备保留时间长、品种多、导管弹性好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1]。但颈静脉导管存在插管位置贴近面颊、不方便固定、易滑脱、病人洗脸睡觉均会不小心会碰到等弊端。颈静脉插管作为维持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通路,导管维护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颈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是将固定插管的带子绑在病人的额头上,病人常被困扰的彻夜难眠。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静脉插管 固定
  • 简介:颌间结扎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常用方法.颌间结扎固定后患者不能张口、影响进食、语言交流及口腔清洁,易导致感染、营养不良,延误疾病康复.我科从2000年~2003年对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颌间结扎固定治疗,经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颌间结扎 患者 固定 护理 下颌骨骨折 下颌骨折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供给病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是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的主要途径.我院普外科自1976年10月开始对围术期或危重病人经颈外静脉切开法(48例次)进行TPN、1984年1月开始使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300例次)进行TPN,1986年9月-2010年12月经皮中位颈内静脉穿刺(2800例次)进行TPN.期间克服了颈外静脉切开插管创伤大、操作繁琐、置管成功率低、导管感染率高、浅静脉炎发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短、同一静脉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同时避免了锁骨下静脉置管易发生气胸造成穿刺操作者严重的畏惧心理,从穿刺配合到后期日常护理,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将其总结对比如下.

  • 标签: 颈内静脉穿刺 固定方法 中位 锁骨下静脉置管 PARENTERAL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总结27例浮肩损伤内固定治疗术后的康复护理。将康复重点放在正确指导患者行肩部功能锻炼的程序上,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康复锻炼计划。27例患者术后随访3月-1年,肩关节功能按Herscovici标准评定,优17例,良8例,可2例。

  • 标签: 浮肩损伤 内固定 康复护理
  • 简介:合理、牢固地做好胃管固定,不但能保证胃管作用的发挥,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为此,我们总结了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非常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胃管固定 临床应用效果 护理工作量 医疗费用 固定方法
  • 简介:经股动脉穿刺是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最常用途径,而穿刺点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常易发生伤口渗血导致阴囊或阴唇血肿的发生。我科传统的做法是将盐袋压迫局部,嘱患者或家属手扶固定,因稳定性差,盐袋常移位而压迫无效,同时还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目前,我科对经股动脉穿刺的介入治疗或腹股沟疝患者术后采用多功能加压同定带内装盐袋压迫局部,达到止血效果,以代替传统的盐袋压迫方法,经过近1年的实际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加压固定带 腹股沟疝 多功能 临床应用 经股动脉穿刺 压迫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导管安全固定和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诊治的70

  • 标签:
  • 简介:留置针因针管较长,固定时需要使用较多胶布,使患者感觉不适,当患者出汗多、肢体活动或衣服摩擦时针头易意外脱落。为有利于留置针的固定,本院使用薄丝袜作外固定,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丝袜 固定
  • 简介:胃管喂养主要是因为呼吸系统症状妨碍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不足,为有异常呕吐反射的新生儿提供一条肠饲通路。新生儿胃管喂养以早产儿尤其是亟低体重儿居多,胎龄越小,胃管喂养的时间越长。临床上通常用从口插入胃管,其缺点是胃管不易固定,常发生患儿不自主拔管或滑管。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对早产儿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胃管喂养 胃管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留置针改进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使用静脉留置针的20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20年4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制与探讨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固定头部引流管。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6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留置的38例头部引流管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1日—3月31日留置的40例头部引流管、12例胃管、2例空肠营养管作为试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方法及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对头部引流管进行固定。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管道移位及管道折叠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人管道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道折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的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能二次固定头部引流管,减少管道移位及管道折叠的发生。

  • 标签: 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 研制 临床应用
  • 简介: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因病情需要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患儿惧怕穿刺,一般躁动剧烈,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既增加了患儿重新穿刺的痛苦,又易引起家长的情绪不满,也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导致护理纠纷。笔者通过临床试验,自制一种婴幼儿输液肢体固定布,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仪器和设备 设备设计
  • 简介:在临床上正确的卧位与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临床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疾病的影响,住院危重患儿常因病情的需要取半坐卧位。半坐卧位为抬高床头30~40°,摇起膝下支架5~10°。目前国内的儿童病床功能、规格不一,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患儿取半坐卧位的体位要求,而且患儿的自律性差,摇高床头取半坐卧位时经常容易下滑.

  • 标签: U型体位固定器
  • 简介:注射给药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技术,也最易引起病人发生不良反应。而目前多数医院使用的不锈铜治疗盘,急救药物无处存放,针对此问题,我科采用10mL注射器针筒末端固定护理盘急救药品,解决了以上问题,使用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注射器 固定 护理盘 急救药品
  • 简介:目的探讨弹力网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后再用弹力网绷带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网绷带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既减轻患儿的疼痛,又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弹力网绷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尿管的实际效果。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9年 1-12月间,选取留置尿管患者 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5例,对照组仍选用传统的固定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高举平台法,对比两组管道脱出率、管道牢固性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对尿道损伤率、管道脱出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低( P< 0.05),而患者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偏高( P< 0.05)。结论 针对留置尿管患者,通过采用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不易出现脱落情况,且便于日常打理,另外还能增加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尿管 高举平台法 舒适度
  • 简介: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科的治疗中运用广泛,由于治疗需要,导管需在体内长时间放置,据报道,中心静脉导管最长留置使用时间为1a。因此,预防导管的脱落、有效地固定导管成为护理的难点之一。本文重点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寻找有效、简便、舒适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共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病人689例,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对比,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固定方法 护理技术 置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定期口腔护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6月进行,观察对象纳入70名患者,均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共两组,每组35名患者,其中一组实施定期口腔护理(观察组,n=35),另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n=35),对其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差异探讨。结果: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满意度对比,总满意度指标观察组患者97.14%(34/35)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28/35),(p<0.05);口腔正畸并发症(牙龈增生、牙龈炎症、牙周脓肿)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2.86%(1/35)低于对照组患者80.00%(7/35),(p<0.05)。结论:定期口腔护理管理能够帮助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口腔功能,预防口腔正畸相关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矫治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定期口腔护理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
  • 简介:摘要: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中仪器设备,为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因氧气不足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设计了一款氧气钢瓶固定架,它能有效避免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供氧不足、氧气管脱落、氧气瓶倒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据统计,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其中供氧中断占1.7%,这一数据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次设计的氧气钢瓶固定架采取不锈钢材质,安全性能高,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病床 氧气钢瓶 固定架 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