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评估不同呼吸支持策略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旨在改善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方法:该前瞻性队列研究在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的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内进行。共纳入50名因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入住ICU的患者。根据呼吸支持技术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氧疗组和机械通气组(包括有创和非有创)。评估指标包括氧合指数、二氧化碳排出水平和病人的生存率。数据通过使用SPSS22.0进行卡方测试和t检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与常规氧疗组相比,机械通气组的患者在氧合指数的改善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提升(P<0.05),但在二氧化碳排出效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机械通气组的28天内生存率为84%,明显高于常规氧疗组的68%(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重症监护中,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氧合功能,增加其短期生存率。建议在重症情况下优先选用机械通气。未来研究应侧重于患者的长期生存与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掌握心电监护知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组织培训,提高护士的心电监护知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296例护士进行心电监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到过重症监护室上班的护士心电监护提高知识题得分明显高于未到过重症监护室的护士(P〈0.01);参加过培训的护士的基础知识、提高知识、总分得分均明显高于未培训的护士(P〈0.01);均到过重症监护室及培训的护士提高知识、总分得分明显高于均未到过重症监护室及培训的护士(P〈0.01)。护士心电监护知识得分与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方面无相关性(P〉0.05)。结论护士对心电监护知识掌握欠缺。参加培训及实践能提高护士心电监护知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调查ICU床边监护仪报警现状的因素,给组建更全面的监护仪报警体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调查员自行制定的数据分析表,记录ICU床边监护仪持续10天的警报次数和警报处理结果。对参加调查的患者和护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收集。结果:根据数据分析每例患者监测仪平均警报30.8次,错误警报率达到65.31%,其中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心律失常、呼吸错误警报分别占比警报总数的63.99%、31.23%、39.25%、99.48%、86.42%,有意义和需要联系医生的警报分别占比总数的3.31%和2.14%。结论:在ICU中存在大量的错误警报和无意义警报,解决这种问题已经是当务之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举措在ICU重症清醒病患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其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法完成我院ICU重症清醒病患的筛选工作,研究收录的总人数为86例,研究最开始的时间为为2019年7月,研究的最后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根据病患所接受的护理举措完成病患的分组工作,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比组以及研究组,对比组在ICU诊疗过程中所接受的护理举措为ICU护理举措,研究组在ICU诊疗过程中所接受的护理举措为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举措,通过自行制作的心理调查表完成病患情绪状态的调查工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评分将其进行对比。结果:在接受诊疗过程中,研究组病患的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病患,研究组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综合评分高于对比组病患,两组病患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与护理工作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数据学范畴内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在ICU重症清醒病患诊疗过程中,护理医务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综合情况对患者展开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通过这一方式,重症清醒病患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也能够主动配合医务工作人员的治疗工作,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ICU的治疗质量,建议在ICU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用于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者采取基于常规护理模式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护理一段时间之后,对比A组和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从实验结果来看,B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满意度,A组患者满意度为75%,B组患者满意度为96%,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率,保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评价信息化监测系统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ICU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有无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组,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在应用信息化监测系统后,通过各项基本指标感染指数的对比,多重耐药菌检出感染率由67.8%下降至32.2%,人工气道、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率分别下降为0.24‰、0.72‰、0.00‰,ICU综合感染率由6.48%下降至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模式对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明显效果,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儿进行心理特点分析以及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 将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2 月期间到本院儿科进行治疗的 76 例重症疾病的患儿,公平随机分配为各 38 例的两组,一组为常规组(常规护理),一组为实验组(个性化护理干预)。统计对比组间患儿哭闹、烦躁发生率和护理依从性。 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更少哭闹和烦躁,护理依从性更高,各指标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通过对比统计实验证明,对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患儿更有助于平复哭闹和烦躁的情绪,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护理对小儿呼吸衰竭的影响。 方法:将本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接治的 60例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重症监护护理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 结果:两组患儿通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小儿呼吸衰竭患儿予以重症监护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该护理方法值得在理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反映医院的救治水平.临床上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因素有:ICU护理人员素质,编制及知识结构;ICU护理单元设置及相关感染因素;ICU环境;医护间合作.我们分析这些因素并制订相关对策,籍以提高ICU护理质量.1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因素1.1人员素质和编制ICU护理人员素质是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治疗抢救护理手段多而复杂,具备良好素质和娴熟护理操作技能的ICU护理人员能保证ICU护理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并进行预见性护理,杜绝护理差错,消除影响患者康复的潜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ICU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也直接影响ICU护理质量.由于患者多为急重症,收治率难以预测,护理工作的分流使ICU护士承担了许多非护理性的工作,使一些非治疗性的护理如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不能全部落实,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床位护士比不足1∶2,公休、节假日、护士的过频轮换造成护理劳动力相对不足与不稳定,也影响了ICU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