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泥是蔗糖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据《南方日报》载:我省年总产蔗量为1800多万吨,总产:糖量为160多万吨,可产泥50多万吨。据了解,各地糖厂的泥,已有相当一部分被用来养鱼,是近年来备受养鱼户欢迎的新肥源。为探讨泥养鱼的效果和经济效益,笔者于1988年3月至1989年12月,以泥为主要肥源进行了养鱼试验,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养鱼试验 滤泥 初报 新肥源 养鱼户 副产品
  • 简介:我国海产鲜鱿以北部湾和南澳岛的品质最佳。随着冷冻业的发展,加工鲜冻鱿鱼产量逐渐增加,干品鱿鱼相对减少。而消费者对新鲜鱿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带皮的鱿鱼滋味较差,而经加工去皮的鲜鱿鱼酥脆爽口,备受欢迎。据美商介绍,美国人喜欢将鲜鱿鱼切成条状,调配适口的佐料,经油炸制成的各色菜肴,非常时兴。笔者曾按美商提出的要求,

  • 标签: 鱿鱼 佐料 加工方法 去皮 油炸 炸制
  • 简介:在室外用约16m3水槽以止水方式进行了褶纹冠蚌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贝类水对水透明度影响明显,实验4日后透明度由21cm增加到47cm;对浮游生物量影响很大,每日生物量呈直线下降趋势;褶纹冠蚌的水率为1.848~2.357Lg-1h-1.立体摆放组与平面摆放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其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褶纹冠蚌 滤水率 果实 生物量 贝类 浮游生物
  • 简介: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的共识。食性鱼类通过滤食浮游生物,间接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而发挥碳汇作用。本文描述了一个不投饵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探讨了食性鱼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碳汇作用,依据2009年全国水产养殖相关统计数据,估算了全国食性鱼类养殖的年碳汇量,为淡水渔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新思路,以推进现代化渔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 标签: 碳汇 低碳经济 滤食性鱼类 淡水渔业
  • 简介:蔗糖生产的副产品“泥”,蛋白质含量与麦麸相当。在饲料中混合一定数量的泥,鱼的增重和饲料累数略优于不用泥组,用泥代替大部分麦麸饲养尼奥鱼是可行的,试验组成本降低12.77%。节约成本效果显著。

  • 标签: 饲养 滤泥 配合饲料 麦麸 增重 试验
  • 简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大陆,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养殖周期短、一年即可养殖成商品鱼等优点。罗非鱼自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以来,现已成为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 标签: 养殖试验 池塘养殖 罗非鱼 干旱地区 防渗膜 成鱼
  • 简介:将由从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肝脏中分离的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QHD-1菌株,在盐离子浓度为0%~8%NaCl、温度为4℃、10℃、15℃、20℃、25℃、30℃和35℃、pH1~10(间隔1单位)、添加0%~2.0%(NH4)2SO4和0%~8%MgSO4的50mLTSB培养液中常规培养,采用改良微孔板法研究盐离子浓度、温度、pH、NH4+、Mg2+对哈维氏弧菌QHD-1生长和生物被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影响菌株QHD-1的生长,在盐离子浓度3%、30℃、pH8时,菌株QHD-1生长最好;NH4+、Mg2+能促进QHD-1菌株生长;菌株QHD-1能在聚苯乙烯板上形成生物被,且受初始菌液浓度等上述因素的影响;生物被形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8、盐离子5%、初始菌液浓度1.0×109cfu/mL。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被形成机制与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哈维氏弧菌 生物被膜 理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