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语言学、心理学等邻近学科对其深刻影响来看。外语教学经历过三次较大变革.或“三次革命”。中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为第一次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外语视为一门知识.主张借助母语教授外语,从而建立了广泛采用的翻译教学法体系。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为第二次外教学革命时期。
简介:全球性革命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风生水起,它引发了更多的连锁效应,尤其在全球层面上。虽然这是一场机器人技术革命,但这场革命不会仅限于美国。(2]目前,美国在这场革命中无疑是领头羊,它在军事研发领域的支出超出世界其他国家,理应获得这样的地位。(3]然而,技术和战争有一项规则:永葆先锋优势是不可能的。这一规则意味着美国不该固步自封。IBM和康懋达等公司也许曾一度引领计算机技术领域,但如今你桌上摆放的可能并非它们的产品。
简介:文字改革是我们党和政府从六亿人民永久利益出发的重大措施之一。目前正在知识分子热烈响应党的伟大号召,积极参加劳动锻练,大力支援工农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知识分子特别是旧知识分子不能不对这个问题重新仔细考虑一下.知识分子为工农服务,首先就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工农提高文化,掌握文字。《汉语拼音方案》对于工农识字显然具有重大作用,可以使工农更容易、更快地掌握文字,知识分子不但应该热烈赞成而且应该积极研究、推广,使它更加完善,更加对工农有用。
简介:
简介: 初次见到罗莎·卢森堡这个名字,是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革命领导人罗莎·卢森堡与卡尔·李卜克内西于1919年1月15日惨遭杀害.作为历史知识,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和这个事件.很多年过去了,我再次遇见这个名字--这才是真正的遇见,真正的开端.……
简介:法国现代作家马尔罗(AndréMalraux,1901--1976)是20世纪文坛的传奇人物。上世纪30年代,他作为“左派斗士”,曾去苏联访问。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曾率飞行中队抗击佛朗哥的法西斯政府军。“二战”期间,他是著名的“阿尔萨斯一洛林旅”的指挥官,抗击德国占领军。有传记作家称,“马尔罗的生平就是他的代表作”。
简介:史华慈,是揭示毛泽东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超出苏联控制的共产主义的第一批学者之一,他是哈佛大学历史与政治科学系的荣休教授,因患癌症,于星期日逝世于麻萨诸塞省坎布里奇的家中,享年82岁。
简介:83年冬至84年春,我曾作为翻译随机械工业部代表团在瑞典、丹麦、瑞士、法国等国家进行技术考察,有机会实地目睹了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浪头,深深感触到了其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之波及。
简介: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意义深远,翻译中的译意问题贯穿于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每一个层面。因缺乏符合译人语表达习惯与准确性的参照系,汉译英文本易出现与目标语的偏差。本文以英语国家语料库作为目标语语料库,通过选取语言材料和事例进行分析,考察汉译英文本的可接受性问题。同时,在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也应加强汉译英的社会实践活动。
外语教育革命的回顾
机器人技术革命(中)
发扬革命干劲,促进文字改革
革命歌曲集《热血》的特殊价值
柔弱的革命者——读《狱中书简》
互联网之父淡数字化革命
马尔罗对中国革命的文学化建构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蒙古文学研究概述
探寻中国革命史的真义——在纪念史华慈追思会上的讲话
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之波及——兼谈应重视理工科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泛读教学
以目标语语料库为参照系的汉译英语言文本的可接受性研究——以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展览简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