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们评价当代诗歌,往往会犯"贵古贱今"的毛病,这是因为距离太近,只看到了毛孔,没看到容颜。对一个诗人的评价是世代累积型的,诗人的光环常常是一圈一圈添加的。人们对于物理、化学、医学这些专门性很强的领域,如果不懂的话,会谦虚地听从专家的意见;而当他们面对诗歌时,情况变得完全不同:似乎大部分人都觉得只要认字,就有资格评判诗歌。其实,诗歌同样具有自己的专门
简介: 一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初,诗人蔡其矫流放永安,在一个果林场劳动改造.起先,戴在他头上的帽子很大也很重,"三反分子",即"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之"三反"的分子.戴上"三反分子"帽子的蔡其矫停发了工资,在果林场不配作下放干部看待,接受管制,没有自由.将蔡其矫定为"三反分子"的主要依据是,文革中,造反派从他家中抄出的35个用来记录诗歌语言与构思的笔记本,其中有一些对领袖的议论与评述,因而定罪.到了1972年,省文联由工宣队领导.接管了大权的工宣队领导,在翻看省文联被管制人员档案材料时,发现了蔡其矫的35本笔记本,这位领导在查看了作为定性的材料时,体现了比文化界造反派更高的政策水平,认为,蔡其矫的言论固然有错,但笔记本中的错误言论,没有公开发表,也就没有造成社会影响,凭此将其定为"三反分子",过重了一些.根据党的政策,应该予以纠正,并且发还被扣发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