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杨燕迪先生在2009年发表的《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一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关于杨先生的这篇文章,给予了我很大的思考,我欲从两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一是对专业学习音乐学的学生(以在学习西方音乐史的学习感受为例)所提的建议,二是对普通爱乐者提的建议。文中所提,定有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简介:透过经学诠释学的视域,儒家以“思无邪”为中心的《诗》教观,是历代儒士在《诗》之为“义之府”的前理解中,对《诗》教意义在此时当下的筹划、构建及修正。作为第一位自觉的《诗》学诠释者,孔子断章取义,引《诗》论《诗》,以“思无邪”本文的字面意义对《诗》教的意义予以概括性的规定;《毛诗序》则将“思无邪”的整体意义规定为一种政教类型,视《诗》本文为一个内在一致的统一体,以“美刺”言诗,形成从整体到部分融贯一致的封闭的诠释循环系统:朱熹则以对本文实际真理的肯定修正“美刺说”.并在“劝善戒恶”的层面,重新构建了“思无邪”之“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的去邪归正的《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