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1.每块墓碑上都涂抹着青春。有一段时间不停地听木马的音乐。听那个把头发遮住眼睛的二十三岁主唱用四十三岁老男人的低沉嗓音唱着恍惚迷醉的曲调。

  • 标签: 生活方式 生活态度 青少年 中年人
  • 简介:天刚放亮,71岁的王先坤就已经在村子里开始了每天的例行“巡视”。“我负责5组的垃圾清拣和上门回收,每天两小时,跑一圈就当是晨练了。”王先坤说着,将路边一个破旧的化肥袋放进了垃圾篓里。

  • 标签: 生活垃圾 湖北省 农村
  • 简介:2017年春天,依旧关注“70后”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李云雷《梨花与月亮》《乡村医生》,李浩《匮乏的生活》《封在石头里的梦》,付秀莹《那边》,鲁敏《火烧云》,张楚《盛夏夜,或盛夏夜忆旧》,斯继东《逆位》,刘亮《隐形人》,卫鸦《小镇舞者》,李师江《表弟的头颅》,杨遥《大风雪》,房伟《杀胡》,薛舒《绿手指》,张忌《杀死一条哈瓦那》,张惠雯《梦中的夏天》,柏祥伟《顽疾》,李心丽《山上》,阿舍《海边的阿芙罗狄忒》,常聪慧《月亮里的猫》……或是从中年生活落笔,或是循着童年小径而来。

  • 标签: 中短篇小说 斯继东 付秀莹 李师江 短篇小说创作 薛舒
  • 简介:在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代作家中,江苏作家黄孝阳算得上是一个有抱负、有才情、“喜新厌旧”的作家,他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能带出一种新的小说形制或文学形态,从《遗失在光阴之外》到《阿髁历险记》,从《人间世》到《旅人书》再到眼下这部《乱世》,作品风格的迥异,作品系谱线条的起伏,即使熟悉他的人都会各感讶异,同时更佩服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这股持续的探索和热情的“折腾”。

  • 标签: 黄孝阳 “70后” 作家 乱世 长篇 意义
  • 简介:先锋文学成为文坛主流之际,70后作家恰处成长阶段,故曾深受影响。在文学起步阶段,他们也往往写过先锋调调的作品。之后,他们面临抉择,是继续先锋文学模式,还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文艺资源,走出自己的路。部分70后作家坚持了先锋文学,取得可观的成就;部分根据自己的处境、思想资源、性格等成功实现了转向。其中,部分转向了中国传统,他们在古典中寻找

  • 标签: 先锋文学 东君 张学东 白头吟 博尔赫斯 创作潮流
  • 简介:时间:2016年7月2日地点:浙江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旅馆阳台上张勇耀:各位师友,很高兴能借助"小众"微信公众平台组织的这次年度散文、诗歌颁奖暨作家采风活动,让我们有机会相聚在浙江温州这美丽的洞头海岛上。昨天晚上的颁奖晚会,"小众"将年度散文奖颁给了《夹边沟纪事》《定西孤儿院纪事》的作者杨显惠先生,将年度诗歌奖颁给了"80后"诗人张二棍。

  • 标签: 散文写作 浙江温州市 杨显惠 采风活动 诗歌奖 当代散文
  • 简介:时间:2016年7月2日地点:浙江温州市洞头区东岙村旅馆阳台上散文写作与读者的接受玄武:微文是鄙人近年极力倡导的一种文学形式。微文,不是在微信上写就叫微文,或短就叫微文。它追求行文的瞬间爆发力。就写作状态而言,更近于诗的写作。忽然而起,忽然而止。不能是随意的口水。

  • 标签: 散文写作 浙江温州市 文化散文 散文作品 散文作家 中学语文教育
  • 简介:这是评论家兴安与深圳文化学者胡野秋在"深圳晚8点"的一次文学对话。该文是根据速记整理,经过作者审阅,标题为兴安所加。对话回顾了兴安90年代以来所主张和参与的几个文学事件,并重点比较了"60后"、"70后"和"80后"作家的写作特点和问题,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他对"80后"作家的分析尤其让人关注。

  • 标签: 90年代以来 文学对话 “70后” “80后” 作家 写作
  • 简介:5月20日上午,重庆市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我市九位知名文艺家在座谈会上发言,吕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重庆新诗要在讲话指引下更上层楼》。座谈会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清明主持,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回顾70年来重庆文艺的发展时,何事忠高度肯定了吕进教授创立中国新诗研究所和在新诗理论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 标签: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重庆市 教授 吕进 纪念 中国新诗研究所
  • 简介:意外社会事件“实际我们上世纪70年代生的人都很少忤逆,父子之间存在深刻而天然的秩序.父亲像是残暴而仁慈的君主,统治、安排、照应我们的一切。·…所有语言都是命令与对命令的接受。2002年,我因为一个河南的电话离开家庭,我走得那么轻松,从来没想到父亲会连手也不伸出来拦一下,他只是像失势的狮王一样眼冒怒火,死死盯着地面。我就那样超越界线,从此无君无父,浪荡江湖。”这是“70后”小说家阿乙在《模范青年》中对“70后”生人的看法,它也适用于概括“70后”作家一十年桌的创作所程.

  • 标签: “70后” 社会事件 小说家 重构 中国 城镇
  • 简介:50—70年代初香港的文学批评,除李英豪外,活跃在文坛的批评家,基本上都是当时“南来”的批评家。他们是在“借来的时间”和“借来的空间”从事文学写作的,正如小思指出的:“他们只是在香港暂居,把香港作为宣传文学的地方,而他们的心和眼都是向着中国大陆”。(2)这样,他们所谈论的话题,自然大都是中国本土文学的话题,或者说,只是这种话题的延伸,除政治上的边缘立场外,“香港性”还不十分明显。然而,随着香港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与稳定,随着港式经验的积聚沉淀和意识形态上既互相矛盾又互相纠缠的本土文化的生成.一方面是客居心理逐渐淡薄,另一方面是土生土长的文学青年逐渐脱颖而出.加上80年代中叶

  • 标签: 香港文学批评 香港性 批评家 中国现代文学 香港文化 文学理论批评
  • 简介:《屈原》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大事件,陪都剧坛的一大奇迹,更是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一大战役。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在国统区,革命者以戏剧为武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并取得全胜。

  • 标签: 《屈原》 周年纪念 当事人 周总理 国民党反动派 演出
  • 简介:列强百年欺中华,人民五亿遭祸殃。七一建党红旗扬,南昌起义军威壮。红军入川创奇迹,雪山过后尽欢畅。

  • 标签: 南昌起义军 中国梦 二山
  • 简介: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满族,辽宁朝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抗日将领。1919年春,赵尚志随家迁居哈尔滨,因家庭贫困而失学,11岁开始做苦工,曾当过杂役、学徒、信差等。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入广州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北伐战争时期,他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

  • 标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共产党党员 纪念 东北地区 家庭贫困
  • 简介:新诗该向何处去?在这个问题上,整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艺政策是相当混乱的。诗中的'我'要么是去个性化的、被物化的,要么是与一个乌托邦式的'大我'融合到了一起。而'大跃进'时期盛行的'假大空'诗学排挤真实的人性,以消减富有创造力的主体为前提。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些主要出身于高知或者高干家庭的年轻人组建了地下文化沙龙和诗人社团,开始发展以美学精英主义为基础的另类诗学。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白洋淀诗歌群落'中的杰出代表构成'朦胧诗人'的前身,在他们的诗中,'我'的力量被大大地提升到了一个完胜的、神奇的高度,以超越那个压制他们的时代。他们的语言系统内部已经发生了语义的转换,这也给80年代以前的地下诗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们通过对一些语词的正话反说,不断推陈出新,但与此同时,那些在二律背反中保留下来的二元论思想却成为他们诗艺继续发展的桎梏。

  • 标签: 中国新诗 地下文学 朦胧诗 现代主义 现代性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学创作的空前繁荣,自我意识的觉醒,理论领域的拓展都为这一时期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本土裔美国学者主动参与到本民族文学、文化的批评与重构活动当中。他们一开始以"他者"的姿态出现,将印第安文化本质化,并将其看作一个与欧洲美国文化完全不同的体系;随后他们将目光转向民族文化内部,提出了部落现实主义的构想,更加强化了这种"他者"意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的融合主义又成为新的热点。本土裔美国文学研究领域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而开放性正是这一领域的魅力所在。本土裔美国学者的批评活动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他者"表达的典范。

  • 标签: 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 他者 文化本质主义 部落现实主义
  • 简介:"1945年9月9日9时到9时20分,是我们历史上最光荣、最肃穆的二十分钟。在这二十分钟内,日将冈村宁次到我陆军总司令部签订了中国战区及皖南百万日军的降书……"这是新闻特写《日军签降一幕》的开篇,刊于1945年9月10日《大公报》,作者鸿增。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从这个时候起,不仅意味着那场旷日持久的抗击日本军事侵略的悲壮战斗终于结束,也洗刷了近百年对外抗击屡战屡败的耻辱。这是一个预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 标签: 陆军总司令部 冈村宁次 周年纪念 中国战区 《大公报》 新闻特写
  • 简介:童年和故乡是永恒的生命记忆,是作家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情感源头。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与源头所在。遗憾的是,原生性、本土性的乡村正在消失,作为具有完整乡村记忆的中国“70后”一代人,有责任与义务去书写正在消失的乡村、乡村记忆与乡村情感。文章对台湾作家房慧真的评论,阐释了乡村、岛屿、河流、故土之于这位“70后”作家的独特记忆、情感和价值,具有回乡、归乡、寻根、安魂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与启示。

  • 标签: 乡土文学 房慧真 台湾 乡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