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管食管瘘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机械通气最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气管食管瘘并发症是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护士应加强工作责任心,了解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出现气管食管瘘的危象原因。根据情况与医师协作熟练处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全身营养,做好各种引流的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以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气管食管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长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分成是长期机械通气组(≥7d)和短期机械通气组(<7d),每组各50例,将临床资料经单因素检验后,显著者,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检验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数目、肌酐、呼吸指数、腹胀、体温、胸片感染像、并发症、白蛋白、肺动脉楔压、APACHEII的步伐多项指标都具有显著性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肺动脉楔压高、白蛋白低、APACHEII的评分腹胀、胸片感染像以及出现了1种以上的并发症,这些都成为影响机械通气时间长短的独立影像原因。结论早期,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加强营养,改善心功能,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样有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标签: 机械通气时间 危险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鼻饲方法观察注射器一次性推注和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成功脱机的影响。方法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50ml无菌注射器一次性推注鼻饲,试验组采用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误吸、胃潴留、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重力匀速滴注鼻饲法可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脱机率。

  • 标签: 间歇重力匀速滴注 肠内营养 并发症 脱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方法,大承气汤在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自2009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病人。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胃肠减压、抗炎、解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观察72小时。结果研究组治愈9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30例,有效31例,无效19例,症状加重手术6人,总有效率76.2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应用大承气汤联合治疗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且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大承气汤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或减少机械通气时并发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根据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66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了以下预防护理措施①早期防治感染。②加强人工气道护理。③加强翻身,叩背,经常变换体位。④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护理。⑤注意观察,及时解除诱发因素。⑥心理支持。结果66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28例(42.25%),死亡3例(8.57%),无因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或加重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而患者死亡。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

  • 标签: 呼吸 人工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治疗时机械损伤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8例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方法,观察组给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观察两组患者在呼吸机参数设置、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呼吸机治疗,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小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损伤
  • 简介:摘要吸痰是机械通气患者常用的护理操作,有效地吸痰可以及时清理呼吸道,改善肺泡通气的换气功能。但是,吸痰操作不规范易造成低氧血症。望在预防吸痰所致低氧血症上更合理更科学,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就吸痰时机,吸痰前湿化,发生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的综述。

  • 标签: 吸痰 机械通气 低氧血症 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训练过程中,提前加温湿化对患者脱机训练的影响。方法抽取64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均符合脱机训练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实验组脱机前2h给予调高呼吸机湿化罐温度,脱机后接人工鼻吸氧,对照组给予常规人工鼻吸氧,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指氧饱和度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形成痰痂、出现呼吸道出血的比例。结果两组患者在脱机后2h呼吸频率、心率、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形成痰痂、呼吸道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脱机之前给予调高呼吸机湿化罐温度能减少痰痂形成及呼吸道出血的发生。

  • 标签: 提前加温湿化 脱机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危重症患者中采用机械呼吸机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呼吸重症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在血压、心率、血气等方面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血氧分压、心率、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方面回复状况良好。结论采用机械呼吸机通气治疗、护理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 危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
  • 简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氧合和最小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无创机械通气应慎用于ARDS。小潮气量通气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降低ARDS死亡率,以驱动压为导向设置潮气量更合理。建议根据静态压力一容积曲线采用低位转折点法来确定理想的呼气末正压(PEEP),不支持常规使用高水平PEEP。俯卧位通气、高频振荡通气和体外膜氧合技术可用于拯救重症ARDS。机械通气中保持ARDS患者自主呼吸很重要,可采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和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等辅助通气模式。不推荐补充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吸入一氧化氮或支气管扩张剂、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和部分液体通气。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S组与NS组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min和(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和(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和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h内再插管率20.83%和21.43%、ICU病死率16.67%和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且降低了VAP的发生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机械通气中应用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讨论机械通气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应用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60例有创血压监测中,其中经桡动脉置管35例,经足背动脉置管25例。结果本组54例脱离呼吸机病情平稳后拔除动脉置管,有4例管道脱落,2例穿刺处发红。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有创血压监测比无创血压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低血压情况,便于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分析以更好地调整呼吸参数,为治疗方案提供了有效依据。

  • 标签: 机械通气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48例PICC置管后所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相关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5例,效果显著,因炎症严重而拔管1例。结论合理的换药时间、标准的操作程序、严格遵守自我防护是避免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通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 标签: PICC 机械性 静脉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镇静效果及作用。方法收集住ICU机械通气需采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45例患者,观察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后,少数患者刚开始血压有所下降但很快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给药速度和量及时间,是机械通气患者较理想的镇静剂。

  • 标签: 咪达唑仑 机械通气 镇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重症急性左心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17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资料,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紧急气管插机械通气为主,均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还采取其他的治疗方式和药物加强辅助疗效。结果17例的患者在机械通气的1小时左右,肺部罗音逐渐减少,等到机械通气2小时后复查动脉血气,发现患者的血氧分压明显改善,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也恢复正常。在12个小时后,意识模糊的患者意识也恢复正常。在24小时后,也有3例可以撤离呼吸机。其中有1例,因为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所以没有抢救成功。结论在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方式,可以有效地、快速地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他们的病情得到好转,所以机械通气可以全面应用在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治疗中。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机械通气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