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膈运动方面的效果,并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11月份脑卒中患者共104例为项目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选为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康复训练以及观察组(52例)实施吸气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不同训练干预前后膈移动速度、膈增厚率、膈收缩速度数值以及FVC、FEV1、PEF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膈移动速度、膈增厚率以及膈收缩速度均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FVC、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P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气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膈运动功能,在康复阶段具有可行性,能够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吸气肌训练 常规康复训练 脑卒 膈肌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盆底筋膜疼痛对盆底力恢复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86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产后盆底筋膜疼痛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3例)采用盆底训练,B组(43例)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盆底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A组,B组患者的盆底力恢复情况优于A组 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筋膜疼痛患者,应用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 电刺激 手法按摩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产后康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生物反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阴道平均张力、盆底电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生物反馈 电刺激 产后 盆底肌 肌力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查艾灸对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产后尿失禁患者(病程无明显差异)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实施艾灸加盆底电刺激,对照组实施盆底电刺激。10次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评价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PUI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产后早期行艾灸及盆底电刺激治疗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显著,易于操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尿失禁 艾灸 盆底肌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结合治疗外伤性眼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外伤性眼外麻痹41例。结果痊愈34例,占82.9%;好转5例,占12.2%;无效2例,占4.9%。有效率为95.1%。结论内服中药联合针刺治疗外伤性眼外麻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针刺中药外伤性眼外肌麻痹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推拿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中筛选出78例进行研究,时间均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推拿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治疗方式,可以使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得到改善,降低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推拿 腰背肌功能锻炼 慢性腰肌劳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张力增高疗效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推拿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中筛选出78例进行研究,时间均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随机分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推拿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联合腰背功能锻炼治疗方式,可以使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得到改善,降低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推拿 腰背肌功能锻炼 慢性腰肌劳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膈起搏(EDP)联合高压氧(HBO)处理对呼吸机相关膈功能障碍(VIDD)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0只健康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模型组(VIDD组)、体外膈起搏组(EDP组)、高压氧处理组(HBO组)和联合处理组(EDP+HBO组,体外膈起搏的同时给予高压氧处理),每组20只。气管切开后给予控制性机械通气建立VIDD大鼠模型,VIDD组不进行干预,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处理。连续处理10 d后取材,检测膈重量(DW)及膈重量/体重比(DW/BW)、离体膈收缩力、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情况及膈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BC组比较,VIDD组DW、DW/BW及肌纤维横截面积下降,膈肌纤维结构损伤明显,离体膈收缩力显著下降;膈组织中肌球蛋白重链-1(MHC-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肌肉萎缩蛋白Fbox-1(atrogin-1)、肌肉环状指蛋白-1(MuRF-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明显升高(P<0.05),肌球蛋白重链-2(MHC-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VIDD组比较,EDP+HBO组DW、DW/BW增高[(0.35±0.02)g vs.(0.63±0.06)g,(0.78±0.08)×103vs.(1.34±0.06)×103,均P<0.05),膈肌纤维结构损伤明显改善,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增加[(2 235.33±142.58)μm2 vs(4 564.82±406.72)μm2,P<0.05],离体收缩力显著增强[(1.15±0.42)N/cm2vs.(2.19±0.10)N/cm2,P<0.05],膈标本中MHC-1、Keap1、Drp1、atrogin-1、MuRF-l、caspase-3、beclin1表达逐渐下降,MHC-2、p-Akt、Mfn2、Nrf2、SOD、GSH-P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膈功能改善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起搏联合高压氧处理能显著增加膈收缩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膈肌萎缩和膈结构损伤,从而减轻或减缓VIDD的发生及进展。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 体外膈肌起搏 高压氧 机械通气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轮匝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治疗偏侧面痉挛患者的疗效,为治疗面痉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中医眼科门诊诊断为偏侧面痉挛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眼轮匝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对照组口服盐酸硫必利片、银杏叶胶囊、甲钴胺胶囊。2组患者治疗2周后根据Cohen评分表评价面痉挛严重程度及频率。患者痉挛严重程度及频率分级在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面痉挛分级程度均有一定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08;Z=-2.45,P=0.014);对照组虽然面痉挛强度有一定的下降,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痉挛强度及频率分级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42;t=-1.99,P=0.04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1,P=0.008)。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中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3%;对照组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2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4)。结论:眼轮匝平行直刺联合眼周穴位针刺法在治疗面痉挛方面有良好且确定的疗效,并且可以最大限度改善面痉挛症状,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针灸 眼轮匝肌痉挛 盐酸硫必利片 偏侧面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病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腺病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腺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单纯腹腔镜子宫腺病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腺病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评分和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改善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病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腺病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痛经状态,减少病情复发。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GnRH-a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眼轮匝-上睑提双重缝合在重睑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第九0四医院整形外科对90例患者(女79例,男11例;年龄18~49岁)采用联合眼轮匝-上睑提双重缝合固定法,适度去除部分肥厚眶隔脂肪,行单睑重睑成形术,术后评估效果。结果本组9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肿胀,瘀血。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受术者上睑臃肿均有明显改善,闭眼时上睑皮肤平整、睁眼时睫毛上翘、弧度自然、效果满意。结论联合眼轮匝-上睑提固定法切除部分眶脂肪,既可改善上睑臃肿形态,又可形成持久而稳定的生理性重睑。

  • 标签: 肿泡眼 联合肌 眶脂肪 双重固定 重睑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3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盆底力、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盆底力、子宫脱垂、尿失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障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7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采取上述联合方案作为重点观察方案)和对照组(33例,采取盆底功能锻炼作为对照观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力均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盆底力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5.8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P<0.05。结论:围绕盆底功能障碍的病程进行与转归,设计具有个体性和对向性的功能锻炼方案开展复健训练的同时,配合电刺激疗法,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盆底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和其他不良症状发生,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医师推广与采纳。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肌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电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功能、尿失禁影响。方法:抽取45例患者,均在2018年11月至2020年0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抽取的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康复训练(对照组)与联合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测阴道横断面力、盆底Ⅰ类肌纤维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电压较对照组相比,均呈现出更高的趋势(P

  • 标签: 康复训练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妇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效果以及对盆底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就诊于本院的4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将之随机纳入常规组(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组(生物反馈电刺激+心理护理干预),各21例。结果:联合组产妇产后盆底力恢复优良率较常规组高(P

  • 标签: 产后护理 心理干预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妇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效果以及对盆底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就诊于本院的4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将之随机纳入常规组(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组(生物反馈电刺激+心理护理干预),各21例。结果:联合组产妇产后盆底力恢复优良率较常规组高(P

  • 标签: 产后护理 心理干预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直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产后腹直分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腹直分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腹直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直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腹直分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升产后腹直分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通过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和增强核心稳定性,能够更全面地恢复患者的腹部功能,值得参考。

  • 标签: 腹直肌生物电刺激 盆底康复 产后 腹直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