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人体内重要的丝氨酸蛋白酶,它能特异地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使之成为具有溶解纤维蛋白能力的纤溶酶,临床上将提纯的t-PA作为心血管栓塞性疾病急救和康复治疗的首选药物。由于t-PA在天然材料中含量甚微,难以大量制备,基因工程产品产量有限,临床应用货源紧缺且价格昂贵。为探索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和预

  • 标签: 酶原激活剂 组织型 心血管疾病 基因治疗 小鼠 启动子
  • 简介: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和腹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腹肥胖经常在同一个体上出现,两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并腹肥胖已成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高尿酸血症并腹肥胖模型的研究,对于阐释高尿酸血症并腹肥胖的病理及药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并腹肥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腹型肥胖 动物模型
  • 简介:艾塞那肽(Exendin-4)是从北美洲西北部钝尾毒蜥唾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由39个氨基酸组成,是首个上市的用于治疗2糖尿病的肠促胰岛素拟似物.临床研究表明,艾塞那肽能有效地控制2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同时也作用于机体心血管、骨骼、泌尿等多系统,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发挥额外的保护作用,成为国内外治疗2糖尿病药物的研究热点.

  • 标签: 艾塞那肽 2型糖尿病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基质种类、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和炼苗时间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旨在建立大花、重瓣非洲紫罗兰组培苗稳定的移栽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移栽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糠壳灰︰珍珠岩=1︰2︰1;适宜的光照强度为移栽后选用2层遮阴网,移栽成活率最高;空气湿度控制在70%~90%,组培苗生长旺盛;将组培苗在室外炼苗处理7d再进行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

  • 标签: 大花、重瓣型非洲紫罗兰 组培苗 移栽
  • 简介:目的:探讨2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2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根据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2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DM1)组和2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DM2)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2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建立方程。结果:2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2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1),以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为因变量,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龄和总胆固醇是2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病程、年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是2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氧化应激 血清胆红素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报道以反复多发脓肿为表现的播散隐球菌病患者1例。患者男,68岁,因"全身反复多发性脓肿1a,伴低热2个月余"入院,该患者以背部脓肿起病,反复发作累及肺部、骨骼、皮肤等多部位,多次组织及血标本病原学检查、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均阴性,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后在右髂部脓肿切开组织物中培养到新生隐球菌。经脓肿切开引流及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后,脓肿消退,症状消失,改用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治疗4个月后停药,并已随访至今7个月,患者未有发热及新的脓肿出现。

  • 标签: 多发脓肿 播散型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 简介: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健康妇女阴道可携带而无临床症状,孕妇带菌者更多。某些因素(如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阴道内部环境改变时)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念珠菌可通过性交传染给性伴侣,

  • 标签: 念珠菌 生殖器感染 菌型
  • 简介:心肌细胞膜上的LCa^2+通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尤其在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膜片钳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离子通道的认识更加深入。有关LCa^2+通道的信号转导途径日渐清晰,本文分别在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磷脂酰肌醇3激酶、G蛋白βγ亚基等途径对心肌LCa^2+通道调节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肌细胞 L型钙离子通道 结构 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应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对Leprdb/+小鼠子代基因分的方法。方法提取228例Leprdb/+小鼠子代鼠尾DNA,针对Lepr基因的突变位点(rs1801133)设计1对PCR引物和2条TaqMan探针。设定条件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用SDS软件对SNP位点进行分。通过2月龄动物的肥胖表现验证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用建立的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28份样本进行检测,其中GG基因64份,基因频率为0.1929;GT基因123份,基因频率为0.5395;TT基因41份基因频率为0.2807。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分结果与通过肥胖表现结果比较,灵敏度为97.56%,特异度为99.47%。结论应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实现对Leprdb/+小鼠子代基因位点的早期分检测,方法简便,高效。

  • 标签: TAQMAN探针 Leprdb/+小鼠 基因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隐匿风险与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偿献血的青海地区人群75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法(PCR-RFLP)检测HBVDNA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HBV感染隐匿风险分析。结果:在750例人群中,检出HBV隐匿性感染8例,检出率为1.1%,其中窗口期感染3例,一过性感染5例;基因C6例,基因B2例,基因B患者的都为窗口期感染,核酸定量都≤20IU/mL,与基因C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C、核酸定量、家属病史、吸烟为导致HBV隐匿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海地区献血者HBV感染隐匿风险相对比较低,多为基因C,基因C为导致HBV隐匿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青海地区 献血者 HBV隐匿性感染 基因型
  • 简介:2009年3月在美国和墨西哥流感样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鉴定出新的猪源性甲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可人-人传播,已蔓延到112个国家和地区。为了遏制不断重组或重配的流感病毒,各国学者对甲H1N1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复制周期及实验室诊断做了细致的研究,以研发相应的药物或疫苗,这些成就为世界各国防控今年新鉴定的猪源性甲H1N1流感病毒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猪源性甲H1N1流感病毒的鉴定、基因组结构特征做一综述。

  • 标签: 猪源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 基因组 重配
  • 简介: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小鼠肾间质纤维化、Ⅰ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组(UUO组,n=5)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CDT组,n=4);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CDT组给予羟苯磺酸钙灌胃、Sham组和UUO组给予双蒸水灌胃;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14d小鼠术侧肾脏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Ⅰ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小鼠术后14d术侧肾脏肾发生显著肾间质纤维化,Ⅰ胶原表达显著增强(Ⅰ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Sham组:1.00000,UUO组:114.92289,P〈0.0001)。与UUO组比较,CDT组小鼠术后14d术侧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Ⅰ胶原表达显著减弱(Ⅰ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UUO组:114.92289,CDT组:45.33516,P〈0.005)。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小鼠肾间质Ⅰ胶原表达从而减轻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肾间质纤维化。

  • 标签: 羟苯磺酸钙 肾间质纤维化 Ⅰ型胶原
  • 简介:在研究t-PA过程中,区分t-PA与其它纤溶药物的较特异方法是采用抗体中和抑制试验。本文用200μgt-PA经背部皮下多点免疫家兔,待产生的抗体效价经ELISA测定达1∶1000后,经兔动脉放血收集抗血清。该血清有DE-32直接过滤法纯化,检定其纯度及特异性后,用于中和抑制试验检定t-PA的基因工程产品。结果表明本组构建表达的野生t-PA和突变体t-PA的活性均能被兔抗t-PA抗体抑制,为特异产品。

  • 标签: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抗血清 中和抑制实验
  • 简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提高油菜产量是油菜育种的首要目标之一。油菜育种中,考察和分析油菜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是筛选育种亲本材料配制优良组合的前提基础,可以为高效开展重要性状的改良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以213份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育种单位提供的甘蓝油菜育种亲本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在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油菜单株产量与10个相关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甘蓝油菜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油菜资源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与株高、主花序长、一次有效分枝数、主序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度、每果粒数和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与营养生长天数显著负相关;对单株产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每果粒数和一次有效分枝数,间接作用最大为主序有效长度,其次是主序有效角果数和一次分枝高度。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株高、每果粒数、一次分枝高度和一次有效分枝数是决定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相关性状综合为4大类:株高控制因子、生育期控制因子、产量性状控制因子和株型控制因子。本生态区域内决定产量形成的关键性状为株高、每果粒数、一次分枝高度和一次有效分枝数,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对于充分利用各育种单位亲本材料优良性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甘蓝型油菜 育种亲本 单株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柳树是东北平原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其被广泛应用于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及风景林。朝白B80柳是以朝鲜柳为母本、新疆白柳为父本经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柳树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速生、耐寒、耐干旱、耐水湿、抗烂皮病的特性,其10年生平均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2.37m、25.94cm、0.3495m3,分别为对照品种垂爆109柳的1.4、2.3、6.61倍,该品种是适宜在东北寒冷、干旱地区大力推广的乔木柳新品种。

  • 标签: 柳树新品种 朝白B80柳 耐寒速生
  • 简介:目的观察实验性Ⅰ糖尿病恒河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7只恒河猴分别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STZ性Ⅰ糖尿病恒河猴模型,观察其心脏、肾脏、胰脏、脾脏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动物胰岛数量明显减少,分布稀疏,残存胰岛萎缩,胰岛大小不等,成纤维细胞增生。。肾小球增大,毛细血管壁增厚、僵硬,肾小管内膜细胞玻璃样变性,肾小球球囊内皮细胞增生。心肌变性、坏死、淤血,心肌细胞肥大,中、小血管壁增厚,血管壁纤维组织增加,冠状动脉内膜局部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脾脏小动脉硬化。结论通过对STZ诱发的Ⅰ糖尿病模型胰岛、肾脏和心脏等结构病理观察说明,该动物模型可用于糖尿病组织病理研究和药物疗效的评价。

  • 标签: 糖尿病 恒河猴 组织病理学 动物模型 肾小管
  • 简介:观察2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肺组织谷氨酰胺果糖转移酶1(Gfat1)的表达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18只,模型组28只。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统计体重变化及空腹血糖值。RT-PCR方法检测造模成功后2周、4周和6周肺组织Gfat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快,造模开始第28天,第42天,第56天和第70天高脂模型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射STZ的高脂模型组空腹血糖值较高(FBG≥10.0),和对照组比较,FBG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2周,模型组肺组织Gfat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模型组Gfat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周模型组Gfat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但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饲喂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STZ可成功建立2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2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Gfat1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 标签: 2型糖尿病模型 大鼠 Gfat1 表达 肺脏
  • 简介:目的:采用Clontech公司第3套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甲状旁腺素1受体(PTH1R)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将全长P册JR基因克隆到载体pGBKT7作为诱饵,用LiAc介导将诱饵蛋白质粒pGBKT7-PTHIR和人肾cDNA文库质粒转化到酵母菌AH109中,检测Mell报告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相互作用的验证。结果:测序和相互作用验证结果表明SNAPIN在酵母系统中能特异地与PTH1R相互作用;根据对SNAPIN基因的功能分析,其可能与细胞内钙稳态的调控有关。结论:为进一步研究PTH1R促进骨肉瘤进展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 标签: 甲状旁腺素l型受体 酵母双杂交 相互作用 SNAPIN
  • 简介:大豆遗传转化一直是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的难点之一,受体品种对农杆菌的敏感程度以及不同农杆菌菌株对靶组织的侵染能力是影响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利用GUS组织瞬时表达技术,比较了4个农杆菌菌株对靶组织子叶节的侵染能力差异,同时利用筛选到的侵染能力最强的菌株评估了33个不同受体基因对农杆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超毒农杆菌菌株Ag10对靶组织的侵染能力最强,优于其他3个菌株;地方与野生大豆种质在农杆菌侵染后GUS的平均瞬时表达效率显著高于选育品种。此外,通过鉴定筛选出6个对农杆菌敏感性较高的受体材料,其对农杆菌的敏感性优于前人报道的敏感材料Peking,为大豆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新型转化受体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大豆 农杆菌 敏感性 GUS染色
  • 简介:心脏压力负荷导致心肌肥厚的过程是心衰发生的关键环节。已有研究表明,控制心脏收缩的细胞钙致钙释放过程在心肌肥厚及心衰状态下发生缺损,但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我们以主动脉结扎手术建立压力负荷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实验组分为假手术组、代偿性肥厚组(CHT)和失代偿性肥厚组(DHT),以松钳一共聚焦成像技术研究单个L-钙通道(LCC)与ryanodine受体(RyR)间的钙信号耦联。我们发现DHT中LCC—RyR分子耦联潜伏期延长49%,耦联成功率降低47%,失败概率提高72%,证明DHT进入了一种“分子间衰退”状态。出人意料的是,心功能正常的CHT也发生分子间衰退,并与锚定肌质网与细胞膜的junctophilin蛋白表达下降有关,表明分子间耦联衰退在细胞功能变化显现之前已经潜性地发生。与此一致,细胞兴奋期钙释放同步性降低,但钙释放总量和细胞钙瞬变在CHT并无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在一个我们称为“稳定余量”(stabilitymargin)的范围内,分子间耦联衰退不会影响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能力,只有分子间耦联衰退超出稳定余量,心衰才会发生。潜性的分子间耦联衰退的发现对早期防治心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RYANODINE受体 兴奋收缩耦联 L-型钙通道 心肌肥厚 分子间 钙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