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 1927年6月1日深夜.奉军总司令张作霖在其位于北京西城太平桥大街路西原清朝顺承郡王府的大帅府里,秘密向住在天津的奉军将领李明盟写了一封密札.……
简介:此篇是继作者从徽州、宣城、池州、太平府等安徽地方文献及石刻文献、《永乐大典》残卷所辑佚诗之外的、由其它文献所辑《全宋诗》佚作的汇集,共得佚诗33首、佚句24则,其作者有名姓者36人,其中7人不见《全宋诗》。
简介:《李申夫军事函札》形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记述了李榕在曾国藩门下掌理军务,处理文牍,筹办军需,调配粮草银钱,领兵弹压太平军、捻军,是研究湘军与太平军、捻军战役战斗的重要历史资料。李榕,字甲先,号申夫,生于嘉庆己卯(1819年),卒于光绪己丑(1889年),四川剑州人(今四川剑阁县),道光丙午举人,咸丰壬子进士,咸丰己未入曾国藩幕府,后与李鸿章同僚属曾国藩门下。
简介:王国维并不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亦未受王国维之影响。“以美育代宗教”之大背景是“五四”时期的反宗教运动。此口号是为数众多的“取代论”中之一,其理论根基则是清末民初蔚为大潮的“唯科学主义”。今日,重视、提倡并落实美育,乃当务之急,“以美育代宗教”却大可不必。尤其在主张和谐、宽容之时,就更不必如此了。
简介:读赵之谦的《论学丛札——致胡培系尺牍》,给人以触目惊心之感。俗话说“人心不古”,又说“时过境迁”,但事实是古今人同此心,所以时虽过而境未迁。丛札中对当时学界的不正之风的针砭,似乎便是针对今天的情况而发。
简介:
简介:本文选取明清白话文献中使用而《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没有收录或收录却释义不全的词语数则进行考释,目的在于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参考。
简介:自宋代书法家米芾提出『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的观点后,古今书家对此莫衷一是。此文深入探讨了米芾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动机,一是艺术家实践上的差异;二是受『边际收益递减律』的制约。同时指出:后者正困扰当今书坛,出现了活动繁多,收益减少的局面。作者主张,与其因『多』(活动频繁)而『减』(收益递减),不如以少胜多。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乃是书法家组织和书家之间一场特殊层次上的实力较量。
简介:历史文献中所遇到的札刺亦儿部是蒙古兴起以前以及在蒙古统治时期活跃于北方与西域的一支草原游牧部落。由于札剌亦儿族源的史料缺乏,而且有些历史记载相互矛盾,因此学者们的研究多趋于推理并各持己见。本文试图结合史籍记载和语言学方法,对札刺亦儿族源及其名称的词源进行探讨并提出作者新的看法。
简介:文章从七个方面记述徐州方言的某些词法和句法现象:(一)几种特定格式;(二)双音节叹词;(三)语末助词“起来的”;(四)语气词连用;(五)程度副词“甚”;(六)动词后缀“-拉”和“-登”;(七)特殊的独词句。从中反映出徐州方言的一些值得注意的语法特点。
简介:跌落的梨子跌落的梨子,生涩,枯黄,有的已然发黑。也有的,大梦过后,近乎枯槁。而这些——尤其是近乎枯槁的,看似无味却有“草木得常理”’的怡然,有秋风里的飒飒无畏。亦是蔑视了什么,甚或连蔑视也都不屑。它们厌恶就要成熟的秋光,厌恶所谓的甘美只是淡然,于悠悠的酣眠里,和头顶的时间一起,渐渐干硬,消逝。
简介:今年九月的一天,我忽然心血来潮,兴冲冲地专程去定王台买回了文房四宝。从此,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写几个毛笔字,聊以自慰。我年少时临过几种碑帖,后来又认识过几个书法界的朋友,于是不能免俗,有时忍不住要跟别人谈一谈书法,谈一谈艺术,光说不练,算是附庸风雅。现在既已"重操旧业",很自然地,当我读到《学者吴小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时,对书中关于吴小如谈书法的内容就比较留意一些。
简介:《北史》所載隋代的内容,與《隋書》相關記載有明確的繼承關係。將《北史》的記載與《隋書》加以比照,有助於發現和改正二書各自在傳鈔刻寫過程中産生的)誤,糾正後世對史文理解的偏失。本文將《隋書》卷六一至八五的内容與《北史》相關部分對讀,發現了點校本《北史》的若干失誤,相信對《北史》的整理和研究會有一點幫助。
简介:摘要让乡土音乐走进校园,走进我们一线课堂,因地制宜、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艺术资源,并将其引入学校音乐教育,使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有机地结合。对教材进行整合与拓宽,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与鉴赏过程中对自己的家乡音乐有新的认识、新的了解。音乐教师充分利用本地音乐资源,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并使学生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民族文化的熏陶。
简介:宝库沟的塔藏村,是一个纯土族村,村子不大,四十来户人家。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里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村里出的最大的官是县级,他叫陈国录。"文化大革命"时,陈国录在新庄镇工作,那时是科级。新庄是纯回族乡镇,那年月,陈国录被揪上台,五花大绑接受群众批斗。
简介:书信作为交流的主要媒介,在旧时交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探讨学问、传递信息等最普遍的方式。寐叟哲嗣慈护先生捐赠给嘉兴博物馆的沈曾植遗物中,不少为友朋致沈曾植的信札。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盦,晚号寐叟,别号甚多,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巡抚。宣统二年(1910年)乞休归里。辛亥革命后,以遗老隐栖上海。其学问精博,识见雄伟,为世所共仰。
简介:扬州位于苏中,是一座山灵水秀,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有吟咏,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和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等诗句几乎久已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今者经济发达,百业兴旺,称江
简介:本文是继《全宋诗补佚丛札》非专题性宋佚诗辑佚成果的续编,所利用的文献范围较广,共辑得佚诗118首、佚句81则,其作者有名姓者88人,新见作者26人。
简介:徐惟清创作的长篇小说《鹊桥归路》,致力于平民百姓鲜活形象的塑造。对农村基层干部和插队知青的性格描摹尤为出色。全文布局自然,叙事灵活;语言质朴无华,富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作品显示出较强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效应。
张作霖密札失窃案
《全宋诗》补佚丛札
李申夫军事函札
重读“美育代宗教”小札
读《论学丛札》札记
倪元璐《十七札》选
明清白话词语零札
欧、柳之“恶札”论
札剌亦儿考略
徐州方言语法散札
诗札:四季(组诗)
《学者吴小如》读札
《北史》校讀札記
乡“音”乡“情”进课堂
关注乡官--为乡官正名
土乡的父亲土乡的人
友朋致沈曾植六札
读《扬州市志》随札
《全宋诗》补佚丛札续编
长篇小说《鹊桥归路》读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