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电刺激及生物疗法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70例在本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基于抽签原则以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电刺激及生物疗法为对照组;行电刺激及生物疗法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盆底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的盆底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肌张力比治疗前高,夜尿次数、每日尿失禁次数比治疗前低,但观察组盆底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电刺激及生物疗法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的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以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为指导的盆底康复护理在疾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时间、数据样本:2022年2月-2023年10月、80例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以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为指导的盆底康复护理),n=45,对比疼痛评分、盆底肌恢复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VAS分值无差异,P>0.05;护理后3月、6月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观察组盆底肌肌力Ⅰ级、Ⅱ级较对照组更低,Ⅳ级更高,P<0.05;两组肌力Ⅲ级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施以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为指导的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盆底肌恢复,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改善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PISQ-12评分均升高,PFDI-20 与PFIQ-7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PISQ-12 评分高于对照组,PFDI-20与 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中应用,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中盆底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1~2024.6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者98例为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组,对照组(49例)、研究组(49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研究组护理干预+盆底肌康复训练。分析不同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康复有效率低于研究组,83.67%低于97.96%(P<0.05)。干预后,对照组PFIQ-7、PFDI-20高于研究组,PISQ-12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护理干预与盆底肌康复训练于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中,能使康复效果提高,改善盆底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社区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将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肌锻炼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实验时间选择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开展,实验样本均来自该期间收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计人数80例,运用奇偶数分组原理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奇数者为对照组(单一盆底肌康复治疗仪治疗),偶数者为观察组(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详细记录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数据指标,并利用统计学系统辅助完成比对分析,检验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盆底肌力、漏尿量、尿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数据皆优,P值<0.05,显示有可比性。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锻炼可促进盆底肌力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产妇在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21年5月到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06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双色小球法分组,参照组53例接受常规盆底康复训练,研究组53例结合心理护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各项电测肌电值指标较参照组更好,护理依从性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在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能够指导产妇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且可以调节其心理状态,增强产妇的恢复信心,从而可以更好地配合康复训练,切实改善其盆底肌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就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盆底肌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盆底肌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相较于单纯常规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内产妇通过不同分娩方式后对盆底功能产生的具体影响,以及执行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后在临床中取得的成效。方法:研究在我院产科产妇中选取并执行,且均在本院实施分娩,具体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1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后续比对中依据抛币法,将所有研究人员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剖宫产与顺产,期间均以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为主,将各组产妇在治疗期间的相关肌力指标及整体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统一治疗后,剖宫组在治疗期间对于盆底功能的恢复程度及相关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顺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盆底功能对各项生活指标的影响效果及生活中对他人的依赖性,均与常规标准相符,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对于盆底功能的损伤程度较小,两种分娩方式经康复治疗后均得到较好恢复,产妇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可以被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指导对女性产后盆底肌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选取100例产后女性,随机分为早期组与参照组,每组50人。早期组接受康复护理指导,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盆底肌肌力、满意度以及盆底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康复护理指导的效果。结果 研究显示,在生活质量方面,早期组在护理后生理功能、社会关系、躯体疼痛与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在盆底肌肌力方面,早期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电值护理后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疲劳度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满意度比较中早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42);在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早期组的正常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42)。结论 康复护理指导对女性产后盆底肌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显著改善产后女性生活质量,增强盆底肌肌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效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针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女性,应推广应用康复护理指导,以促进其快速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康复治疗中盆底肌训练与物理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采取不同术后治疗措施,最后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盆底功能、盆底肌纤维肌力、SAS评分、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与物理治疗在宫颈癌术后康复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恢复患者生理功能,改善心理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了我院2023年7月-2024年6月的14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3例患者采取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73例患者采取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抑郁(SAS、SDS)评分,得出实际的临床影响效果。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中BB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采取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有助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