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制备聚吡咯/聚乳酸(PPy/PLA)电活性复合膜并对其表征。应用乳液聚合法制备PPy/PLA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检测复合膜的表面特征和结构特点,使用直流电刺激系统测定复合膜的导电稳定性。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察PPy颗粒连续分散在PLA基质中,红外光谱检测显示有PPy和PLA的吸收峰,直流电刺激系统测定复合膜电导率缓慢下降,在560h到1146h之间电流持续保持在28~35μA。表明制备的PPy/PLA电活性复合膜确实含有PPy和PLA高分子聚合物,40天内在生理环境条件下仍具有生物意义的直流电。这种结合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将在组织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分别从中药活性成分黄酮类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制备、鉴别、理化性质、生物利用度、药理作用等方面介绍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在一定条件下,中药活性成分与磷脂可形成复合物,其理化性质较活性成分本身有一定的改变。其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药理效应明显增强,且其作用时间也有所延长。因此,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简介:摘 要: 腱—骨愈合足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工作已经成为了现在医学中的关注重点。关注腱—骨愈合的速度,因其对手术后的恢复膝关节锻炼有重要意义,可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的活动能力。目前,对于自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类型没有具体的定论,对于移植肌腱在整个骨隧道的愈合过程中,对于愈合的过程和愈合的方式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虽然重建后的效果与手术的技术关系密切,但是不可轻对于视腱—骨愈合的影响因素。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发现纤维软骨带是帮助腱—骨相连部位恢复的重要的因素。在腱—骨愈合的过程中可检测到的碱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促进细胞声场和代谢的重要调节分子,同时对于软骨的修复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
简介:摘要人巨细胞病毒(HCMV)包膜糖蛋白是病毒进入细胞及在细胞间传播的关键蛋白。近几年来,人们对糖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及HCMV对感染细胞类型、组织的趋向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HCMV糖蛋白复合物主要有糖蛋白B(gB)三聚体、gM/gN二聚体、gH/gL/GO三聚体复合物、gH/gL/UL128/UL130/UL131五聚体复合物,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新的gH/UL116二聚体。部分糖蛋白基因的多态性与疾病分布、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不同病毒株包膜糖蛋白复合物的分布不同。本文将回顾相关研究进展及进一步了解HCMV入胞机制和细胞嗜性的调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0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需要输血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简称少白组,57例)和普通悬浮红细胞组(简称普通组,5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环孢素和康力龙治疗,并输注血浆、血小板等血液制剂。在此基础上,少白组均加以少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普通组均加以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ed blood cell-C3b receptor garland rate,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ed blood cell-circulation immune complex,RBC-CIC)以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ed blood cell-superoxide dismutase,RBC-SOD)]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并对比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少白组和普通组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C3bRR、RBC-CIC和RBC-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少白组:(18.36±2.44)%比(13.67±1.98)%,(14.36±2.26)%比(8.38±2.11)%,(70.34±12.68)μg/mg比(50.77±7.69)μg/mg,t值分别为11.268、14.602和9.963,P值均<0.05;普通组:(15.72±2.67)%比(13.39±2.14)%,(11.25±2.38)%比(8.42±2.04)%,(65.95±9.42)μg/mg比(51.08±8.61)μg/mg,t值分别为5.141、6.816和8.797,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少白组RBC-C3bRR, RBC-CIC,RBC-SOD和FIB均高于普通组[(18.36±2.44)%比(15.72±2.67)%,(14.36±2.26)%比(11.25±2.38)%,(70.34±12.68)μg/mg比(65.95±9.42)μg/mg,(3.48±0.37)g/L比(2.83±0.41)g/L,t值分别为5.511、7.154、2.098和8.886,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PT、APTT、T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少白组:(14.31±2.49)s比(18.25±2.36)s,(35.64±5.15)s比(42.39±4.16)s,(16.65±2.34)s比(19.46±2.66)s,t值分别为8.671、7.698和5.988,P值均<0.05;普通组:(16.86±2.57)s比(18.67±2.62)s,(38.61±5.34)s比(41.54±4.31)s,(17.97±2.15)s比(19.35±2.96)s,t值分别为3.723、3.224和2.848,P值均<0.05],且治疗后少白组PT、APTT、TT均短于普通组[(14.31±2.49)s比(16.86±2.57)s,(35.64±5.15)s比(38.61±5.34)s,(16.65±2.34)s比(17.97±2.15)s,t值分别为3.155、3.022和3.136,P值均<0.05];少白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组[(1.75%比7.02%),χ2=2.83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少白红细胞输注,较普通悬浮红细胞输注可以更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且输血反应发生率更低。
简介: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82例热性惊厥患儿、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40例正常小儿进行有关免疫检测。用微量全血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McAb-APAAP法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和CD25抗原、HLA-DR抗原表达;用生物素-亲和素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γ-干扰素(γ-IFN)水平;用酵母花环实验,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单纯型热性惊厥的每分钟脉冲数(CPM)及刺激指数(SI)分别为5609.4±3587.4,20.5±15.6;复杂型的CPM及SI分别为2817.3±2422.8,11.0±8.40,均分别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0305.9±12810.3,69.2±45.2)及上感组(9785.2±7509.8,44.5±39.8),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型的CD3,CD4及CD4/CD8分别为(40.0±8.2)%,(26.1±9.0)%,1.1±0.4;复杂型则分别为(32.8±6.9)%,(17.8±4.9)%,0.8±0.1,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64.1±6.7)%,(47.7±5.5)%,1.9±0.8]及上感组[(63.0±9.3)%,(42.4±8.2)%,1.6±0.4],差异有显著性(P<0.01)。CD25抗原及HLA-DR抗原表达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复杂型者分别为(6.3±1.9)%和(12.4±3.4)%,低于单纯型[(8.9±3.6)%,(16.2±5.6)%],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CD25,HLA-DR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12.8±2.5)%,(20.2±5.2)%]和上感组[(15.0±3.07)%,(20.5±2.8)%],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PHA刺激后,单纯型者分别为(57.0±5.1)%,(57.8±6.0)%,复杂型者则分别为(53.0±12.0)%和(54.7±9.7)%,均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65.7±5.7)%,(68.8±6.2)%](P<0.05)及上感组[(64.3±6.4)%,(67.1±8.6)%](P<0.01)。PBMC之γ-IFN诱生水平检测,单纯型者为(1.80±0.4)ng/ml,复杂型为(1.6±0.1)ng/ml,二者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0.9)ng/ml(P<0.05),但二者与上感组(1.8±0.7)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BC-3bR花环形成率复杂型为(9.1±4.4)%,显著低于正
简介: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观察组34例,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IC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T)、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封照组为32例健康体检者。结果:术后第三天RCR、NTERT、RFER较术前降低,RICR、RFIR则上升。术后第7天RCR、NTEFT、RFER较术前升高,RICR、RFIR较术前下降(P<0.01)。术前、术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胆囊切除后第7天开始回升,但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犹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成年哺乳动物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可有效再生,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却很难再生。在分子途径促进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的研究中,发现了3种髓磷脂相关抑制性蛋白:Nogo、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glycoprotein,MAG)、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eytemyelinglycoprotein,OMgp)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发挥着抑制轴突生长的作用,并发现Nogo—A、MAG、OMgp存在于中枢白质的髓鞘内外环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表面,通过与共同受体NgR1特异性结合诱导生长锥塌陷并抑制轴突生长。进而提出了通过阻断NgR1复合物及其下游的信号转导途径来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设想。本文拟对近年来关于NgR1复合物的研究加以综述。
简介: 【摘 要】氧化锌纳米晶体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同时,它比含镉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有着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将金和氧化锌量子点结合以得到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的材料已被研究,这种掺杂纳米结构由于其新颖而且增强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报道,生物相容性的氧化锌掺金纳米化合物已被用来做 DNA 检测 [1],蛋白质检测 [2]和生物结合 [3]。氧化锌掺金可以使电磁增强,得到强的共振拉曼响应,可以用来超灵敏 DNA 检测和蛋白质检测。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独特的中空环状结构的金掺杂氧化锌纳米复合物,研究了反应条件以确定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并对这种纳米化合物的生物相容性做了评估。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微波水热 1.前言 氧化锌纳米晶体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同时,它比含镉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有着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将金和氧化锌量子点结合以得到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的材料已被研究,这种掺杂纳米结构由于其新颖而且增强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报道,生物相容性的氧化锌掺金纳米化合物已被用来做 DNA 检测 [1],蛋白质检测 [2]和生物结合 [3]。氧化锌掺金可以使电磁增强,得到强的共振拉曼响应,可以用来超灵敏 DNA 检测和蛋白质检测。 虽然有很多氧化锌掺金纳米化合物合成方面的报导,但其最终产物的形貌研究却局限于氧化锌纳米颗粒掺杂金纳米颗粒和氧化锌纳米棒掺杂纳米颗粒。而且很难对掺杂纳米晶体的尺寸和形貌进行控制。我们通过微波水热法特别的中空环形结构的氧化锌掺金纳米化合物。我们对这种纳米化合物的生物适应性也通过实验做了评估。 2.实验方案 将 Zn(NO3)2·6H2O (0.0025mol)溶于 25mL 水中,然后加入 HMT(0.0025mol)不断搅拌获得澄清溶液 A。再将 1 mL HAuCl4 加入 15mL 的 TSC 溶液,获得溶液 B。将 A与 B混合后倒入 80mL 的微波水热反应釜中,在 100 °C 下微波辐射 (260W)反应 30min,得到紫色沉淀产物。 3.结果与讨论 上述方法制备的产物的 XRD 图。在掺杂结构的 XRD 图上可以观察到六角相的 ZnO 结构 (空间群 P63mc)和立方相的 Au(空间群 Fm3m)共存。所有 XRD 图上的衍射峰都很好地与 JCPDS 的 No.36-1451 和 No.04-0784 报导的 ZnO 和 Au 分别对应。我们用 LOVO 细胞系 (人结肠癌细胞 )来通过 MTT 实验测量合成的 ZnO/Au 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合成的 ZnO/Au 在 50 μg/mL 浓度时仍表现为低毒性,而且 ZnO/Au 的毒性基本来自于 ZnO。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中药水飞蓟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水飞蓟提取物及其与三七提取物复合物,经口灌胃给予小鼠30d,建立小鼠 CCl4肝损伤模型,给予CCl4 24小时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LT、AST,同时处死动物,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受试物能抑制CCl4肝损伤后第24h血清ALT、AST 值的升高,肝脏损伤程度低于CCl4 模型对照组。从数据结果分析,水飞蓟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与三七提取物配伍后效果更好。结论:水飞蓟提取物与三七提取物配伍对CCl4引起的化学性肝损伤能达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脂多糖作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24h内细胞表面TLR4/CD14/MD-2受体复合物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用低剂量(100ng/ml)和高剂量(1000ng/ml)脂多糖刺激RAW264.7,应用RT-PCR检测TLR4、CD14、MD-2mRNA水平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低剂量脂多糖下调TLR4mRNA表达,14h降至最低,24h维持在低水平表达;CD14和MD-2mRNA表达增加。高剂量脂多糖上调TLR4mRNA表达,1h上升至高峰,此后维持在高水平表达;CD14和MD-2mRNA表达也明显增强。高剂量脂多糖作用后TNF-α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脂多糖(P〈0.05)。结论高剂量脂多糖逆转低剂量脂多糖下调的TLR4表达,提高TLR4/CD14/MD-2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放大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炎症效应。
简介:背景:目前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都不尽满意,后续的材料降解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材料、方法、技术以及医学研究相结合,可以使骨组织工程中支架的外形与结构、生物相容性、降解速率都有很好的改进.目的:通过介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nano-hydroxyapatite/polylacticacid,nHA/PLLA)复合物的支架构建以及与成骨细胞的相容性研究,旨在开发由2种材料复合而成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方法:采取冷冻快速成型法制备nHA/PLLA复合物,BET法测定孔隙率,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scroscopy,SEM)观察材料内部结构等进行物理性能表征,X线衍射(X-raydiffraction,XRD)表征材料物理学特性.SEM观察成骨细胞在nHA/PLLA内生长、黏附、增殖情况;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并计算细胞在该支架材料内的存活情况;MTT实验测定nHA/PLLA复合物对成骨细胞的活性影响.结果:制备的nHA/PLLA复合物,通道孔径为(164±52)μm,介孔率为89.3%±1.4%;干性和湿性nHA/PLLA复合支架的压缩模量分别为(1354.6±53.7)kPa和(1012.8±61.3)kPa.MTT实验结果表明,nHA/PLLA复合物对成骨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黏附在复合物表面及介孔中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结论:nHA-PLLA复合物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制备简单、外形及内部结构符合组织工程支架要求、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