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WL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组(联合组)和ESWL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结石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的平均排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轻微疼痛及发热、血尿、肾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确切,同时联合坦索罗辛,可以缩短平均排石时间,降低术后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22-48岁,ASAI或II级,随机分为3组即A组、B组、C组。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注林格氏液8ml.kg-1.h—1,常规监测ECG、BP、HR、R、SpO2和BIS。麻醉开始,静脉注射地佐辛A组3.5mg、B组5mg、C组7.5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g/ml,注射5min后,三组均静脉输注丙泊酚(阿斯利康公司)1.5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手术开始,术中用5mg.kg-1.h-1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观察输注地佐辛前(T0)、输注后5min时(T1)、手术开始后15min(T2)、30min(T3)、术毕(T4)、苏醒时(T5)BP、HR、R、SpO2、BIS值并记录,记录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手术时间33-45min。结果三组注射地佐辛后5min时(T1),R、BIS值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P<0.01)。手术后15min(T2),30min(T3),A、B两组BP升高,HR增快,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P<0.01),C组与T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A组BP升高,HR增快比B组明显(P<0.5);三组BIS值下降,C组最为明显,B组次之,A组最小,A组与B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P<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循环、呼吸功能稳定、苏醒质量高、快,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可靠的优点;其中地佐辛用量7.5mg,对血压、心率稳定及BIS值的影响(即协同丙泊酚中枢镇静作用)更优于A、B两组,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地佐辛与罗哌卡因混合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病人200例,年龄21~39岁,体重62~85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100);S组(舒芬太尼0.5ug/ml+0.15%罗哌卡因+0.9%NS至100ml);D组(地佐辛0.4mg/kg+0.15%罗哌卡因+0.9%NS至100ml)。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均采用LCP模式给药,负荷量5ml,持续量2ml/h,自控镇痛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全程镇痛48h,观察和记录PCA泵开启后4、8、16、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际PCA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D1/D2)及术后呼吸抑制、嗜睡、瘙痒、尿潴留、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F组与D组比较PCA开启后4h、8h,VAS评分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4小时8小时VAS均〈3分镇痛良好,两组术后4h实际按压次数D组多于S组(P<0.05),D2/D2比值,D组与S组无差异(p>0.05);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尿潴留D组低于S组(p<0.05)。结论0.4mg/kg地佐辛+0.15%罗哌卡因混合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剖腹产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地佐辛镇痛处理,选取同期收治同样剖腹产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镇痛处理。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均较为满意,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4、6、8、12、24、48h镇痛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嗜睡和呼吸异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产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舒芬太尼以及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按照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使用单纯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表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就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单纯用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可于术后给予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腰丛神经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和B两组各30例,均在全麻前30min行腰丛神经阻滞。A组给予(罗哌卡因100mg+地佐辛5mg)和B组给予(罗哌卡因100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ml。观察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持续时间,术后3h、6h、9h的VAS评分,记录患者入室及手术开始后0min、15min、30min、60min的血压、心率。结果A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B组无差异(P>0.05);A组患者镇痛效果的持续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6h、9h的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较B组稳定(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腰丛神经阻滞可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罗帕卡因复合地佐辛注射液经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和镇痛效果。方法将150例需要经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锁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0.5%的罗哌卡因35ml;B组0.5%的罗哌卡因35ml完成麻醉后,经静脉给予地佐辛注射液0.1mg/kg;C组0.5%的罗哌卡因35ml中加入地佐辛注射液0.1mg/kg。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镇痛的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感觉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C组比A、B两组长(P﹤0.05),麻醉起效时间3组无明显差别(P﹥0.05),B组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的发生高于A、C两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注射液用于经肌间沟行神经阻滞时能明显增强效果和延长麻醉持续时间且不良发应的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就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在腋路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行单侧手部、腕部及前臂手术的患者展开,均接受了腋路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用药方案包括:罗哌卡因、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结果:经相应麻醉处理后,患者各项指标良好,尤其是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较短、维持时间较长,注药后6h、12h、24h时间段VAS评分明显较低,相比之下单一使用罗哌卡因的患者情况则较差,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在腋路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的应用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VAS评分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