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118例,平均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指标、康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血红白蛋白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各项在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和拔除尿管时间这三项康复指标改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术后给予合理的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康复指标,显著减少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能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免疫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ALB、PP以及Hb等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gG、IgA、IgM等各项免疫学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于肠外营养,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患者的耐受性更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严重多发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对照组单纯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后观察组的营养指标(ALB、Hb及T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39%(P<0.05)。结论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ICU严重多发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目的研究对比胃肠道手术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56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在手术后,将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实验组患者护理中,而将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住院时间也明显较短,并发症明显较少,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胆固醇、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效果更佳,在临床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对15例腹部大手术后安放空肠造瘘管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有计划、科学地输入营养液,且严格掌握营养液的量,输入速度、温度、浓度;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营养管;严密查对,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无一例滑脱和差错发生,但有2例发生堵管;3例出现腹痛、腹胀,经过对症处理后恢复使用到停止营养支持拔管。因此,制定严谨、科学的护理程序,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查对,做好管道安全管理措施,才是通过空肠造瘘管实施肠内营养的安全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和肠外的营养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行胃癌全切除术的患者30例,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PN组,即早期肠外营养组,EEN组,即早期肠内营养组。从手术第一天开始给予一周时间的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对各项营养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和体重质量等进行测量,通对平均住院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营养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比较住院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EEN组要比PN组明显缩短。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可使患者住院的时间缩短,并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简介: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PN)和单用肠外营养(PN)对早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80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EPN,B组采用PN营养支持。于术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水平(CRP),并观察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ALB、PA、CRP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第8天ALB、PA有所增长,分别由(35.47±3.95)g/L、(263.32±24.54)g/L增至(38.10±3.47)g/L、(276.19±22.27)g/L,B组术后第8天ALB、PA无明显增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天CRP均明显降低,A组由(17.5±4.6)mg/L降至(3.1±2.0)mg/L,B组由(16.9±4.9)mg/L降至(4.7±2.2)mg/L,A组降低幅度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B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7.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10%,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术后应用EPN营养支持相对PN可保证患者营养供给、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早期胃癌术后首选营养支持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病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院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PN,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理化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肾功能和电解质指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低于对照组,死亡患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病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维持重要脏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降低院内感染、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且符合生理,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