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董平先生是我校中文系的离休教师.近年来他志于对我国北宋时期的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研究,撰写了系列论文.以前本刊对此已经有所披露.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研究中勇于探索创新,在对文史资料的发掘中,进而发现范仲淹更是一位难得的教育家,不仅有言论,而且有实绩.董平先生由此提出范仲淹在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史上,是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伟大教育家的观点.就我们所知,这个论点的提出尚属首创.为了说明他的这一新论,本刊特节选转发了他撰写的《范仲淹教育言论选注》.该文共十七段,我们发表了其一至九,分上、下两次刊出,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我们认为,董平先生有如老骥伏枥,立志于学.他积一生之学,于晚年专注于一点,深挖细筛,不及黄泉,不辍刀笔,敢于畅叙独家之言.这种治学精神和方法,不仅是应当受到嘉许的,而且是后学者足资效法的.
简介:范仲淹的一生,功业彪炳,其道德文章,传颂已久。尊他为“第一流人物”,当受之无愧。作为一个政治家,不论“居届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皆一以贯之,以天下为己任,兴利除弊,振衣直言。作为一名军事家,“浊酒一杯”,离家万里,固守边防,“腹中有数万甲兵”。作为一位文学家,工诗善文,虽无意刻划,却笔底生花,佳句琳琅。凡此种种,前贤今人,多有评述。唯范仲淹与教育之联系,似少有专论。其实,范仲淹不仅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而且形成一套比较完整、自成一家的教育观,可以说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一点与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十分相似。本文拟对他的教育思想,从兴学观、教育功能观、人材观、教学论、治学论、师资论等六个专题展开,分节论述。
简介:<正>《中国交通史》,在我所写的著作中,是最早完成的一部。一九三六年初,我住在北京(那时叫作北平)西四牌楼粉子胡同的一个公寓里,以写文章换取稿费维持生计。在快到春节的前几天,顾颉刚先生来了。他打开皮包,取出一份《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目录。他说,商务印书馆托他请人写书,问我能不能帮他写一部。我看看目录上的书名,没有一部书是我熟悉的。顾先生看我很为难,就说:“这个目录中有好些书根本没有人写过,写起来很不容易,但你还是试着写一部吧。”我想来想去,觉得《中国交通史》还可能好写一些,就答应了写这部书。顾先生又跟商务印书馆商量,同意我陆续交稿。我写完一篇就寄到商务印书馆在上海的编辑所。编辑所看过后,发到北京的京华印书馆排印,由我自己校阅,再由北京商务印馆送给我稿费,每千字五元,是当时稿费中最高的。大约经过七、八个月,全书完成。一九三七年一月在上海出版。一九三八年,日本中岛俊作译成日文。一九三九年三月,由东京生活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