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石鸡、美元、景泰蓝我们去爬黄山,两男两女,分别是两对。刘力和孟蓉是一对,我和小霞。四月二十九日我们从N市乘长途车直抵黄山大门。四人中只有刘力来过黄山。根据他的经验我
简介:民以食为天,游人来到黄山自然都很注重能从黄山的饮食中吃出黄山特有的风味,特有的品位。黄山地处古徽州,饮食以徽卖为主。黄山风味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黄山本地出产的山珍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材料,以烧、炖、烩焖、煨、煮、炒、蒸等烹饪方法,做出各式地方名菜,如毛峰肉丝、麻豆腐、兰花徽笋、清蒸甲鱼、蕨菜腊肉、清蒸石鸡、雪菜黄鱼汤、虎皮毛豆腐,这些菜肴无不散发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游人有幸品尝,定觉大饱口福。下榻在不同的宾馆,就可以吃到他们各具特色的菜肴和点心——在北海宾馆,你可以吃到香甜润的土豆泥;在西海饭店,你可有
简介:明代民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位置,成为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中华文苑中的又一奇葩。明代民歌集多以诗意很浓的名字命名,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民俗气息,如:《挂枝儿》、《夹竹桃》等,有的干脆名之曰《山歌》。1935年中央书店出过一种明代民歌集——《黄山谜》,收人《国学基本文库》,为该丛书的第一集第五种。“黄山谜”这个名称明显与其他明代民歌集不同,没有一点意趣,令人迷惑。著名俗曲研究专家赵景深先生就曾对此产生过疑问,他在《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序中谈到:“《黄山谜》这书名也许不可靠,内容也任意增加,决非原本的规模。”(《曲艺丛谈》,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赵景深先生所疑很有道理,一本民歌集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干巴巴的名称,这个问题也像它本身一样是一个难解之谜。
简介:早晨下了床,两腿像灌了铅般沉重。昨日爬黄山,尽管上下坐缆车,还是要有劳自己的双腿。到深入西海大峡谷时,我已经是拖着腿、咬着牙,一个石阶一个石阶地往下蹭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见有游客倒退着下台阶,我也模仿,腿肌和膝盖果然'舒服'许多。黄山景区方圆五百里,群山叠翠,号称大小七十二峰。昨日游始信峰、光明顶以及新开发的西海大峡谷,到宾馆天已经黑透。大家尽管疲累却勇气不减,咱当过兵的人就是厉害。阿辉又说了:'来黄山不看迎客松算什么来黄山.'所以有了这黄山第二日,一干战友兵分两路,一路奔西递宏村,我们这一路再上黄山。
简介:云海我最为惊诧的是黄山的云海。黄山之奇,不仅在于峰,亦在于云,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黄山的云海,妙就妙在“似海非海、非海又似海。”云海奇观,在黄山平均每年出现
简介:<正>1929年,林散之持老师张栗庵先生介绍信赴上海从师黄宾虹先生学山水画.在上海学了二年,因停止教书,家中失去主要收入,生活困难,乃于1931年春从上海归.回来后,林散之不忘黄先生之勉,于1934年3月,只身携一行李,一油布囊,开始了影响他一生创作的万里之行.他自河南游嵩山,观龙门,入潼关,登华山,攀太白,过剑门,至成都,上峨嵋,出三峡,沿江而下,瞻庐山,由九江乘轮船而归.此行历时8个月,越7省,跋涉1.8万余里,得画稿800余幅,诗300余首,游记若干卷.回来后,林散之相约祖父邵子退游家乡中独山,未能去成;又约游黄山,忽于翌年春,害起搭背,经过3个月的医治始愈.林老立即敦促祖父同游黄山,他们才于1935年秋和学生林秋泉一道开始了对黄山的旅游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