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类转基因植物,以除草剂抗性基因作为检测靶标的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检测与监测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除草剂抗性基因aad1dmo的核苷酸序列设计PCR检测引物,并进行PCR反应体系优化、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再现等方面的测试,分别建立aad1基因dmo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PCR检测方法56~64℃的退火温度范围内均能获得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该方法可将含有aad1基因dmo基因的转基因作物与其他转基因作物区分开,其灵敏度可分别达到20个拷贝40个拷贝。通过将aad1基因dmo基因的检测引物放入同管PCR反应体系中,还能在次PCR中同时检测这2个靶标基因,双重PCR的检测灵敏度与单PCR致。【结论与意义】建立的分子方法可精准检测出含有aad1基因dmo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为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筛选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 标签: 转基因生物 除草剂抗性基因 分子检测 PCR方法
  • 简介:[背景]红火蚁是种严重威胁公共设施、动植物人类安全的重要害虫,在国际上被列为极具破坏攻击的入侵生物之。自2004年我国大陆广东省首次发现以来,其发生范围急剧扩大,目前已扩散至南方多个省份。[方法]通过分析该虫进入、定殖扩散的可能、危害影响危害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中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利用云南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红火蚁云南的入侵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定性定量风险分析,对其入侵云南的风险做出综合评价,得出风险评估值R=2.25。[结论与意义]红火蚁云南属高度风险的有害生物,需云南各口岸进境检疫中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分析结果可为云南省开展红火蚁的检疫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红火蚁 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云南 风险分析
  • 简介:【背景】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其潜在的环境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转基因作物收获后,大部分残留物会重返土壤,可能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田间秸秆降解试验,采用平板计数法、表面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FDC)以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了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秸秆降解对土壤细菌数量及多样的影响。【结果】平板计数表明,整个降解过程中,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处理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别,但差异不显著。FDC结果表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处理土壤细菌总数差异不显著。DGGE指纹图谱显示,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处理土壤样品之间的多样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秸秆降解并未对土壤细菌数量多样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为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的环境安全评估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抗真菌转基因水稻 秸秆降解 细菌数量 细菌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简介:[背景]红火蚁入侵后对新发生地区生物多样的影响及与土著物种的关系是入侵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解释红火蚁与类似生态位的土著蚂蚁的关系对全面了解该蚁入侵的生态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野外模拟设置蚁巢,观察、记录距离红火蚁黑头酸臭蚁蚁巢30(3Ill处诱集到的黑头酸臭蚁工蚁红火蚁人侵前、入侵中及移除后的数量变化,研究短期入侵红火蚁实验种群与荒草地荔枝园黑头酸臭蚁间的干扰竞争。[结果]红火蚁实验种群短期入侵对荒草地生境黑头酸臭蚁的干扰较明显,而对荔枝园生境黑头酸臭蚁的干扰较小;红火蚁未入侵荒草地生境黑头酸臭蚁受干扰最明显,移除红火蚁20rain后,处理诱饵上召集的黑头酸臭蚁数量才与入侵前差异不显著;红火蚁未入侵荔枝园生境黑头酸臭蚁受干扰最小,移除红火蚁仅5min后,处理诱饵上黑头酸臭蚁数量就恢复到入侵前,甚至超过入侵前数量。[结论与意义]红火蚁入侵对黑头酸臭蚁的觅食行为存在较大的干扰抑制作用,其影响程度与生境的复杂有着密切关系。研究结果可为了解红火蚁入侵的生态学效应提供证据。

  • 标签: 红火蚁 黑头酸臭蚁 短期入侵 干扰竞争
  • 简介:[背景]红火蚁是种危险入侵生物,虫生真菌对其防治效果会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致病力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金龟子绿僵菌M09对红火蚁的毒力,同时研究了含水量土壤类型对绿僵菌毒力的影响。[结果]红火蚁的死亡率与金龟子绿僵菌的剂量呈正相关,处理4d后LG50为0.37g。金龟子绿僵菌砂土、壤土粘土中对红火蚁的致死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砂土中的毒力最强。此外,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金龟子绿僵菌的致死率也不相同(P〈0.01)。[结论与意义]土壤类型土壤湿度会显著影响金龟子绿僵菌M09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选择高湿砂土类型的土壤施用金龟子绿僵菌M09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红火蚁 金龟子绿僵菌 土壤环境 致病力
  • 简介:【背景】热带拂粉蚧属于粉蚧类昆虫,食性杂,是危害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2014年5月,我国云南与緬甸边境发现该虫危害草本植物马松子.【方法】收集整理热带拂粉蚧生物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其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学特性,并对该有害生物的危害防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热带拂粉蚧雌成虫长椭圆形,触角8节,体长2.5-3.0mm,宽1.5-2.0mm,主要通过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形态特征与双条拂粉蚧非常相似.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热带地区适合该虫生存危害,旦入侵我国会对花卉、水果蔬菜等造成危害,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结论与意义】热带拂粉蚧我国有传播扩散的可能,加强检疫是防范该虫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虫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热带拂粉蚧 粉蚧科 新纪录种 危害分析
  • 简介:烟粉虱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近20多年,烟粉虱的些遗传群入侵世界各地,严重危害作物生产。烟粉虱遗传结构的多样复杂早已被关注,但其分类地位,尤其是烟粉虱到底是个包含多个生物型的种还是个包含许多隐种的物种复合体,直颇受争议。近几年,有关烟粉虱种系发生系统学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有证据推论其是个包含至少31个隐种的物种复合体,但生殖隔离证据仍显不足,种系发生分析结果也因仅依据COI个基因而受到质疑。因此,大多数从事烟粉虱研究的同行接受其为个物种复合体的概念的同时,仍有同行沿用生物型的概念。我国境内已先后报道了包括13个本地种2个全球入侵种在内的15个烟粉虱隐种。本地种主要分布我国南部及包括海南岛台湾岛的东南沿海地区,隐种的多样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入侵种“中东小亚细亚1”隐种(MEAMl)(即“B型”)“地中海”隐种(MED)(即“Q型”)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3年前后入侵我国,并在许多地区迅速取代了本地种而占据优势地位。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显示,这2个入侵种可在大部分区域共同存在,但自2005年以来,MED许多地区陆续取代MEAMl,这很可能与MED对大量使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有较强抗性有关。本文还讨论了烟粉虱隐种复合体分类所面临的命名等难题以及大范围抽样调查的数据偏差问题。

  • 标签: 烟粉虱 隐种复合体 种系发生 分布
  • 简介:[背景]苹果蠹蛾原产于欧亚大陆,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苹果生产的入侵害虫,也是中国的重要对外检疫有害生物。[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并于2005~2013年使用标准信息素诱芯对全国各苹果、梨主产区的苹果蠹蛾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明确该虫我国的分布现状及扩散历史;此外,使用特定公式对苹果蠹蛾发生区造成的当前经济损失和扩散完成后的潜在经济损失进行了系统评估,以明确该虫我国的现有潜在危害。[结果]苹果蠹蛾于1953年首次中国新疆被发现,目前中国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省的144个县(市、区、旗),主要集中分布东经74.56°~106.8°以及东经120.02°~132.95°,发生面积约49410hm~2;经济损失评估结果显示,苹果蠹蛾导致中国苹果梨的潜在减产数量为185.01万81.33万t。[结论与意义]该虫已在中国形成东西2个分布区,对占据中国苹果产量80%的西北黄土高原(陕西为主)渤海湾(山东、河北、辽宁为主)两大苹果主产区构成了严重威胁,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苹果蠹蛾 入侵生物 中国 分布 扩散 经济损失
  • 简介:【背景】北美刺龙葵是种全球广泛分布的恶性杂草,已被列入我国进境检疫有害生物名单。近年来北美刺龙葵不断随进口货物传入我国,明确其传入途径适生区对控制其入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GIS、空间统计学、Maxent生态位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北美刺龙葵的传入途径与潜在分布区,并通过ROC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跨区域农产品贸易是北美刺龙葵全球扩散的驱动力与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生态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北美刺龙葵我国具有广阔的适生区,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四川西北部以外的区域都是其我国的适生区,其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东部和南部沿海、西南边境新疆的部分地区。AUC值为0.789,表明本研究建立的Maxent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能够很好地拟合物种已知分布的环境生态位。【结论与意义】北美刺龙葵我国的传入风险极高。基于北美刺龙葵我国的主要传入途径与潜在扩散媒介的时空分布,划定了重点监测的区域,建议对适生区内极易传入的高风险区港口、机场、物流中转站、加工厂等开展早期监测预警,以预防其再次入侵与进步扩散蔓延。

  • 标签: 北美刺龙葵 适生区 入侵植物 生态位模型
  • 简介:[目的]苹果蠹蛾是我国进境检疫有害生物.库尔勒香梨是苹果蠹蛾新疆果树种植区的主要寄主.研究苹果蠹蛾信息素迷向防控技术新疆库尔勒香梨产区的应用效果,可为该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持续监测与调查,掌握苹果蠹蛾在库尔勒香梨上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并通过定期调查诱蛾量蛀果率,比较微胶囊迷向剂、迷向丝、常规化学农药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效果.[结果]库尔勒香梨产区苹果蠹蛾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且死亡率较低.4月中旬越冬代羽化出土,5月开始为害?第1代成虫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微胶囊迷向剂、迷向丝、常规化学农药处理区每周的平均诱蛾量分别为2.85、2.98、4.95头·台-1,平均蛀果率分别为2.25%、0.8%、0.99%,与空白对照区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使用信息迷向剂能够降低苹果蠹蛾第1代、第2代幼虫及成虫的数量.

  • 标签: 库尔勒香梨 苹果蠹蛾 发生规律 迷向技术
  • 简介:【背景】节肢动物群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的影响是环境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是我国首例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粮食作物。【方法】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10TPY005、非转基因亲本玉米蠡玉35当地常规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大田种植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定期调查了玉米田间主要节肢动物的种类发生数量,通过分析比较3个玉米品种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指数、均匀指数以及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的影响。【结果】各个调查时间,转植酸酶基因玉米10TPY005与亲本玉米蠡玉35相比,各群落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各群落指数的变化趋势也基本致。【结论与意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短期种植,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
  • 简介:转座子是基因组中段可移动的DNA重复片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基因组表型进化的主要动力之,并且对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进化具有重要的贡献。由于转座子基因组内具有可移动,使其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领域备受重视,尤其转基因技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转座子昆虫中的分布、类型及功能,重点阐述不同昆虫转座子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并对转基因安全转座子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转座子 昆虫 转基因 安全性
  • 简介:RNA干扰(RNAi)是生物体内源基因发生转录后特异性降解的种生理现象,作为抵抗病毒的免疫机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RNAi秀丽隐杆线虫中的发生机制已明确,但昆虫的系统RNAi不同于线虫,昆虫中尚未发现线虫跨膜蛋白SID.2的同源蛋白,且果蝇中不存在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但存在具有相似活性的物质。昆虫发生RNAi的效率不仅与靶标基因自身及双链RNA的选择有关,而且与虫体的发育状态及摄入双链RNA的剂量相关。随着RNAi昆虫中作用特点的阐明,RNAi的应用价值也逐渐体现。近年来,通过RNAi沉默靶标基因,不但促进了昆虫基因功能研究的发展,而且被广泛用于重要农业害虫抗药性基因的研究。最新研究表明,RNAi结合第2代测序技术,针对非模式昆虫,能迅速找到具有致死效应的靶标序列,加快了利用RNAi技术生产生物农药的步伐。

  • 标签: RNA干扰 小干扰RNA 双链RNA 基因功能 生物农药
  • 简介:【背景】瓜实蝇是重要的瓜果害虫,研究其田间的时空分布可为进步探讨成虫栖息地的迁移规律奠定基础。【方法】试验于2013年9月17日-11月8日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面积约6900m^2,其中,苦瓜地面积为34m×19m。以黄绿色粘板进行诱捕取样,点算粘板上瓜实蝇雌、雄成虫个体数,以地学统计学方法研究瓜实蝇成虫的时空分布动态。【结果】瓜实蝇成虫密度有2个峰;其半变异函数多为高斯模型,调查范围内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变程范围为9.648-65.580m,空间异质是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结论与意义】运用Kriging插值法,由软件Surfer10.0绘制的密度等值线图清楚地反映出瓜实蝇成虫主要分布于苦瓜地内,呈现出瓜实蝇成虫被苦瓜吸引,并迅速繁殖及之后向瓜地外扩散的变动特征。

  • 标签: 瓜实蝇 苦瓜 地学统计学 等值线图
  • 简介:【目的】生态位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入侵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现有建模工具中,MaxEnt是最流行运用最广泛的生态位模型。然而最近研究表明,基于MaxEnt模型的默认参数构建模型时,模型倾向于过度拟合,并非定为最佳模型,尤其是处理些分布点较少的物种。【方法】以茶翅蝽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的特征参数、调控倍频以及背景拟不存在点数分别构建茶翅蝽的本土模型,然后将其转入入侵地来验证比较模型,通过检测模型预测的物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曲线、潜在分布在生态空间中的生态位映射以及潜在分布的空间差异性,探讨3种参数设置对MaxEnt模型模拟物种分布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茶翅蝽的案例分析中,特征参数的设置对MaxEnt模型所模拟的潜在分布生态位的影响最大,调控倍频的影响次之,背景拟不存在点数的影响最小。与其他特征相比,基于特征HT的模型其响应曲线较为曲折;随着调控倍频的增加,响应曲线变得圆滑。【结论】构建MaxEnt模型时,需要从生态空间中考虑物种的生态需求,分析模型参数对预测物种分布生态位可能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MaxEnt模型 特征参数 调控倍频 背景拟不存在点数
  • 简介: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自1953首次新疆库尔勒地区发现以来,疫情保持不断扩张的趋势,目前已经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个省区发现,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疆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起步较早,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应用工作。本文通过对新疆苹果蠹蛾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回顾总结了新疆绿洲荒漠生态区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综合防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以期对今后该虫的研究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疆荒漠绿洲 苹果蠹蛾 生物学 生态学 防治技术
  • 简介:研究了取食转Bt-cry1Ah基因玉米花粉对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体内解毒酶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饲喂结合比色方法,比较龟纹瓢虫取食转Bt-cry1Ah基因玉米花粉非转基因玉米花粉后体内α-乙酸萘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中肠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的酶活性。结果发现:解毒酶方面,取食Bt玉米花粉的龟纹瓢虫4龄幼虫蛹的α-乙酸萘酯酶活性显著低于取食非Bt玉米花粉的龟纹瓢虫(对照组),取食Bt玉米花粉的龟纹瓢虫的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各个发育时期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中肠蛋白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取食Bt玉米花粉的龟纹瓢虫的总蛋白酶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各个发育时期均无显著差异;但取食Bt玉米花粉的龟纹瓢虫的弱碱性类胰凝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蛹期显著低于取食非Bt玉米花粉的龟纹瓢虫。由此可见,龟纹瓢虫取食含有Cry1Ah杀虫蛋白的玉米花粉后,体内代谢解毒酶中肠蛋白酶与Cry1Ah杀虫蛋白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某些酶活性的变化。因此,转cry1Ah基因玉米花粉对龟纹瓢虫的潜在影响还需要进步的研究。

  • 标签: 转Bt-cry1 Ah基因玉米 花粉 龟纹瓢虫 解毒酶 中肠蛋白酶
  • 简介:[目的]生态位模型在生物地理学、入侵生物学保护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预测物种潜在分布现实分布的研究中。本文以美国白蛾为例介绍pROC方案在生态位模型评价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以期对物种潜在分布预测进行合理的评价,促进生态位模型我国的合理运用发展。[方法]介绍ROC曲线AUC值基本原理,总结其在生态位模型评价中的应用,从物种存在分布点不存在分布点的可信度出发,分析AUC值用于模型评价的优点不足,最后介绍局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线下面积方案(pROC方案)来弥补传统AUC值的不足。[结果]AUC值虽独立于阈值,但因其综合灵敏度特异度,而屏蔽这2个指标各自的特征,不能分别评估预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同时对遗漏率记账错率不能进行权衡,会误导使用者对模型的评价。与AUC值相比,ROC曲线的形状更具有价值,蕴含丰富的模型评价信息。[结论]模型评价需要将灵敏度特异度区别对待,ROC曲线形状比AUC值在生态位模型评价中更为重要,pROC方案相对于传统AUC值具有优势,但容易对过度模拟做出不当判断。模型评价与作者研究目的密切相关:当以预测物种潜在分布为目的时(入侵物种潜在分布、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谱系生物地理学),模型评价应当给予灵敏度(或者遗漏率)更多的权重;当以预测物种现实分布为目的时(保护区界定濒危物种引入),模型评价应当给予灵敏度特异度同等的权重。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灵敏度 特异度 ROC曲线 AUC值 遗漏错误
  • 简介:【背景】烟粉虱作为世界的多食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对烟粉虱解毒酶靶标酶活性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5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6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被抑制;1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12、48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2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6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d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3、12h,CarE活性受到抑制,其他时段被激活;8000mg·L^-1辣椒碱处理后1h,CarE活性被激活,其他时段受到抑制。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GSTs活性的诱导存在剂量时间效应,8000mg·L^-1辣椒碱处理烟粉虱成虫后2448h,GSTs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其余各处理在任何时段GSTs活性均被激活而高于对照。辣椒碱各浓度处理对烟粉虱体内AChE活性的诱导存在时间效应,各处理均在处理后48h对AChE活性产生了抑制作用。【结论与意义】辣椒碱对烟粉虱体内的解毒酶CarEGSTs、靶标酶AChE活性具有明显影响,且存在剂量或时间效应,这可为辣椒碱在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辣椒碱 烟粉虱 入侵昆虫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苹果蠹蛾是世界检疫害虫,对我国苹果优势产区构成了巨大威胁。长期依赖化学防治使该虫抗性问题变得十分严峻。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以环境友好的生物源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已成为当前苹果蠹蛾防治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生物源农药,寄生蜂、不育昆虫、颗粒体病毒、病原线虫、Bt、病原真菌、微孢子虫、信息素、斑蝥素、多杀菌素等,苹果蠹蛾防治中的最新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生物源农药凭借其种类多、来源广且在用药时期上选择强等特点,该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及面临的挑战。

  • 标签: 生物农药 苹果蠹蛾 生物防治 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