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47—1956年,以美英为首的西方资本主炙国家及一些亲美英的国际组织发起了反对苏联强迫劳役制度的国际运动,旨在打击和削弱苏联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苏联政府虽对此运动不屑一顾,并报以更加严厉的国内政策,但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强迫劳役制度终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简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太平天国、捻军与清朝军队苦战不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又使咸丰皇帝避走热河。内忧外患使清朝的政治格局起了变化,一批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握有实权的地方汉族官吏开始参与中央政治。清朝统治阶级中一部分实权派开始认识到天朝上国不是尽善尽美,夷狄之船坚炮利也非雕虫小技,他们秉承前一代地主阶级先进分子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师夷之长”的主张,要求了解外部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某些制度,进而推行新政,自强求富,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洋务派”。晚清政府华侨政策的变化与洋务运动息息相关,犹与洋务派代表人
简介: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意大利裁军与冲突研究国际学校(ISODARCO)联合主办的北京第二届军备控制讨论会于1990年4月4~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讨论会的18名外国代表来自美国、意大利、苏联、英国和瑞士,其中包括意大利裁军与冲突研究国际学校校长卡洛·谢尔弗,美国物理学家、前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IBM公司研究员、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加温等著名学者专家。68名中国代表来自核工业部、外交部、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国防科工委、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数十个单位。
简介:奥巴马竞选连任获胜,体现了美国民众对其过去四年执政成绩的肯定。未来四年,奥巴马会基本延续其第一任期内的外交方针政策,并在一些问题上力图有所突破。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会变,亚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美国将完成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将继续下去。美国将进一步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斗争,推进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化"进程。美国将全面推动美俄关系的发展,并始终关注朝核问题。然而,目前美国的国内、国际局势并不乐观,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内的外交政策将受到诸多挑战。美国的政治"极化"和社会分化造成了大量矛盾,对奥巴马第二任期的施政将造成不利影响。北约内部矛盾重重,美国希望利用北约主导全球事务的构想很难实现。西亚北非地区的不稳定局势牵制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未来阿富汗的局势将不容乐观。鉴于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奥巴马在其新任期内的外交目标很难完全实现,美国外交战略的实施将不会一帆风顺。
简介: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由于其海域的'凹'型特殊地理特征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冲击形成领海特殊地质条件,使得在整个海域边界划界在司法实践中充满纷争。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划界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法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则适当调整划界方法以达成最终结果,但多次调整又会导致各自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形成与对方经济专属区相重叠产生的'灰区'。国际海洋法法庭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裁决'灰区'效应问题中,灵活处理了200海里外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专属经济区的经济权利间的关系,以权利独立且分离的方式,实现了对'灰区'的权利重叠问题的解决。这一方式和划界趋向,将影响未来海岸相向或者相邻国家间海域边界争端中'灰区'的解决。
简介:2016年1月6日,朝鲜宣布第一枚氢弹核试验成功。至此,朝鲜已经进行了4次核试验。①2016新年伊始。朝鲜自我宣称的“氢弹”核试验震惊了整个东亚。国际视线再次聚焦“朝核”问题。自2011年底金正日突然去世,距今已经4年多了。金正恩在过去的4年里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抛开朝鲜内部的各种变化,就外交而言,朝鲜变化颇多,推出了许多新举措,其对外政策思路也逐渐明朗化。但是金正恩上台执政后,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继承“遗训政治”和“先军政治”,一意孤行地继续推进朝鲜核武计划,两次核试验严重挑战国际社会核不扩散机制,同时朝鲜还坚持核与经济并进的战略。探寻朝鲜的这种战略目的,本文则是通过浅谈其原因和分析目前的东北亚国际格局为出发点的。众所周知,朝鲜核试验对朝鲜半岛和周边的和平稳定构成重大威胁。国际社会在强烈谴责朝鲜的同时,对中国的对朝政策提出了诸多质疑。东亚和平面临新的挑战,各国外交战略出现新的调整在所难免。单纯的南北韩关系发展为中美两大阵营的对立趋势。以美国为主的同盟战略逐渐施压中国形成中美关系的僵局。自习近平执政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韩中美系也受到巨大挑战和损害。李明博政府时期“天安号事件”发生后的中韩关系会否重演?责任到底在哪一方?中美对立的东亚格局如何发展是每个学者最关心的课题。“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对谁有利?对谁伤害最大?东北亚格局的走势对域内各国会有怎样的影响?朝核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正在进行当中的,需要继续观察分析的东北亚核心议题。
简介:随着2003年底"第二项东盟协调一致协议"的签署,东南亚地区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基于经济、安全和社会文化等三大"支柱"的共同体.但是,东盟的议事日程一直是高度自愿性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新加坡和泰国利益的促动而在实行东盟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某些进展.这种明显的"政策差异"可以被视为战略上的不明确,这将使不同的成员国得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要么通过差别性一体化的双重步骤,要么通过创造性免税的概念来参与一体化.当前关于人的安全和"发展"含义的争论,是可以用来加强东盟活力的两个相关方面.还有待于制定出一项真正包含一切的发展战略,即能够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并得到经济地区主义扩大模式和全面安全秩序的支持.这些是"第二项东盟协调一致协议"所缺少的基础.然而,实施"第二项东盟协调一致协议"的整个漫长时期(持续到2020年),表明了东盟国家能够对其所面临的挑战作出现实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