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该文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文化演变、学科渗透等角度考察了自斯密以来约250年财政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源流变化及趋势。在这一发展变化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阶段(1750——1860);新古典阶段(1860——1950);现代阶段(1950——至今)。在古典阶段,主流派主要从'生产角度'研究'国富'问题,'国家'只是作为'非生产'的外生变量来对待,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的。在新古典阶段,主流派主要从'需求'角度研究'国富'问题,并且把研究范围拓展到'社会福利'和'经济稳定'问题,但'国家'仍然只是作为'市场机制'的外生变量来对待。在研究方法上则全方位采用'牛顿方法',甚至于把不可用货币量化的问题排斥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在现代阶段,主流派把'国家'作为经济问题的内生变量进行研究,也涉及不可用货币量化的经济问题。但在处理'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时,往往又把'国家'作为外生变量来对待。'现代主流经济学派'是极不成熟的,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基本方法方面都需要创新,故不足以称为'理论体系'。在研究这一课题时,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设想。
简介:<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购货折扣已成为企业促销的一种竞争手段,对购货折扣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也成为企业会计界争议较多的问题。现介绍一种购货折扣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同行讨探。这种处理方法称为新总额法,即购货成本和应付帐款都按总额记帐,购货折扣在财务费用下设明细科目核算。它实际上是传统总额法的改进,其帐务处理特点有二:一是以购货总价记入存货价值;二是在“财务费用”帐户下直接设置“购货折扣”这一明细科目来反映购货折扣的实现情况。现举例如下:假设A企业向B企业购入一批材料,总价30000元,付款条件为5/10、2/20、n/30。(1)购入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简介:条件价值评估方法是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本方法,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文章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针对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评估生态产品的社会价值中碰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加以梳理,认为:生态产品的社会效益本就包涵经济效益,二者之间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实质上就是评估其社会净效益;由于多数项目既存在得益者,也存在受害者,因此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既要针对得益者使用支付意愿指标,也要针对受损者使用受偿意愿指标,并且这两个指标的权重应该均等,而不应有所偏颇;生态产品项目的支付意愿曲线等价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需求曲线,但不同于计量经济学中的市场需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