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陈慧敏同学问:《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解决这个问题,要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一)准确把握各部分大意;(二)进一步琢磨各部分阐述观点的角度;(三)把各部分综合起来看,概括内在联系。文章开宗明义,开头就简洁明了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并用“其理由如次”直截了当地转入分析问题这个要害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党成立20年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运用确凿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革命才能前进。这实际上是从正面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具体从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三个方面分析20年来我党在学风上存在的“很大的缺点”,指出理论脱离实际的严重性及对革命的危害性。这是从反面阐述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
简介: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摘自习近平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靠什么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靠什么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呼唤的是只争朝夕的行动者,需要的是脚踏
简介:人教版第三册高中语文教材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栗深林兮惊层巅”句的注释是: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显然,注释者是把“栗”和“惊”理解为使动用法,而把“深林”和“层巅”看作了“栗”和“惊”的陈述对象。笔者不赞同这样的理解,认为如此理解不符合具体的语境。读过这首诗的人都知道,第二段的中心是写“我”“梦吴越”的经过。由“我”的所想——“欲因之梦吴越”,写到“我”的所行——“飞度”、“著谢公屐”、“登青云梯”,再写到“我”的所见所闻——“见海日”、“闻天鸡”,看到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最后落笔于“我”的所感——“魂悸以魄动”、“惊起而长嗟”。可以看出,本段所写的一切内容都应该是表现“我”的,而“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这样的注释则偏离了表现的中心——“我”,并且“深林战栗”、“层巅震惊”对表现“我”没有任何意义。笔者以为,“栗”和“惊”的陈述对象不应该是“深林”和“层巅”,而应该是“我”,“栗深林”和“惊层巅”是“栗于深林”和“惊于层巅”的省略。如此理解,才能保证全段表现的中心是“我”。以上看法不知妥否,请大方之家不吝赐“栗深林兮惊层巅”注释质疑@丁勤中$河北承德县三十家子高中